九垣澤整治之初,向周邊的城鎮發出了布告,誰愿意進九垣澤開荒,荒地可以免稅種五年,五年之后開出的田地歸自己所有。
一時間招去了許多人。
后來建設九垣城又招去了一些,周邊的好幾個村落因此人口大減。
進到九垣澤的人沒有愿意再回到原來的村鎮的,都落戶在了九垣城里。
最讓陸挺蹊蹺的是,臨王的手下從不走出九垣城的范圍,九垣城擴大到哪,他們最遠到哪。
而來往于九垣城的人,都視而不見,認為理所當然。
陸挺推算了下,臨王的手下至少有數百人,而這數百人的來歷被說成是異國歸民。
說是這些人都是從北方的異國來的,他們的祖上都是大啟的國民,所以會說些讓人聽不懂的外鄉語。
但這些人是怎么來的,沒人質疑過。
這都不關陸挺的事,他只聽當故事聽了。
陸挺家里世代習武,在建陽城里開了個武館,收入來源主要靠走鏢,有時也會接一些護衛的生意。
五個月前,他接了一趟遠道押運的活,一來一回就是兩個來月。
等他回到家里,發現空無一人,武館都關門了。
問了問鄰居,說是家里人搬到九垣城里去住了。
陸挺無比的驚訝,他在離開之前,家里人從沒有提到過要搬家,搬離建陽。
特別是父母二人,建陽是陸家的祖地,他們常說哪好都不如自家好,死后要葬在祖墳里。
武館是家傳下來的,建陽附近幾個縣里都有些名氣,所以陸氏武館從不缺前來修習武藝的弟子。
怎么說關就關了?
“……我問了四鄰,說是先是我家小妹去九垣城看新鮮,結果一去不回,我的父母便找了去,過了一些天后,三人一起回來了,開始變賣家產,預備著搬到九垣城去。
還是相熟的鄰居們極力相勸,這才留下了武館沒有賣掉,只賣掉了不好搬運的家私,把愿意去的弟子帶走、其他弟子遣散后武館關了門。”
陸挺滿是痛惜之色,“陸氏武館傳到我這里,已是第七代了,聽祖輩們說,在世局最為不安的幾年武館只是閉門修煉,沒有拿下過牌匾。”
妉華只靜靜的聽著,沒有急著往下問。
陸挺停了好一會,嘆了下氣,說道,“讓阮姑娘見笑了。”
陸挺覺著此事不太對勁,沒有貿然去九垣城,先是在臨洲府城周圍打聽,打聽出些詭異的事來。
凡是去過九垣城的人,全都是說九垣城好,聽到他人說一個不好的字都不行。舉家搬進去的,有家人不愿意的,被帶進九垣城里走一遭呆幾天就會愿意了。
這跟他家人的行為極為相似。
但他不能不管父母妹妹。
陸挺最后還是去了。
九垣城里讓他大開眼界,筆直平整的地面,聽說是用一種叫水泥的東西鋪成的,硬度堪比石頭了。
房屋都是用磚石跟水泥蓋的,樣式呆板難看了些,勝在整齊劃一,整潔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