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果,不是因。”牽一發而動全身。
從系統01掃描得來到大啟朝的資料,跟她一路上了解到的情況相結合,能大致描繪出大啟的地理概況。
只說九垣澤一帶,因為地形地勢的原因,造成這一帶雨水偏多,地勢又低,水不容易排出去,自古以來都是沼澤地帶。
而九垣澤里地勢高的地方基本都是裸露的巖石帶,土層薄,能耕種的地方很少。
整個臨州適合耕種的田地跟其他州府相比都要少的多,所以是個較荒涼的州府。
而據陸挺說兩年來九垣澤雨水變少,開墾出了數千畝的田地出來。
那么,九垣澤沒下的雨跟過多的水都哪里去了?
現在知道了臨王一群人,擁有一個強大的金手指,是他們用金手指改變了九垣澤的小環境。
不讓雨水往九垣澤里下,雨自然下到別處去了。
水澤里的水引流到其他地區,其他地區的地下水位自然上升。
另外,規則的變化也是引起環繞著九垣城一帶的環境進行變化的另一個重要的原因。
九垣城的建設,是因,給別的地方帶來了災禍,是果。
妉華相信,這才是果的開始,九垣城建設的越好,擴張的越大,影響到的區域會隨之擴大,各種災禍覆蓋到整個大啟是一定的事。
天災勢必會帶來人禍。
大啟朝當朝的皇帝不是個多有能力的,在官道上出行都能經常遇到土匪劫道已經很說明問題了。
平順年代當朝皇帝湊湊合合地能守成,一旦有了天災,沒有能力治理,戰亂一定會起。
最后的勝利者,一定是臨王。
回到馬車邊,蔣老三已經在馬車邊侯著了。
妉華上了車,重新啟程。
越往北走越能感受到臨州的荒涼了。
路過的村鎮相間隔的距離拉遠。
雖然行人總數少了,但拖家帶口趕路的比例增多。
蔣老三跟人搭話,便問,“這位老哥,你們一大家子要去哪?”
他問的是一輛牛車里的人。牛車沒頂,能看到上面坐的人里男女老幼都有,一看就是一大家子。
這段路窄,牛車在前,不好超過去。蔣老三知道妉華不急著趕路,便跟在了牛車后面慢慢地行著。
蔣老三便跟牛車上的人閑談上了,他問的是坐在車后的像是一家之主的人。
那人笑呵呵的,“我們哪,要搬去九垣城。”
“九垣城真如此之好?我一路上見了不少往九垣城投奔的。”
“可不是,都知道九垣城的好了,在九垣城里,什么都按規則來,不用擔心會被人欺負,屋子一時買不起,還能跟臨王爺賒賬,分十年還清,只付一些收息。
早先是我先去的九垣城,開了家小買賣,站住了腳后便想著把家搬去了……”
“那趕情好,沒什么比一家子能在一起更好的了……”
“宿主,你怎么一點都不急?”系統01不懂,明明一開始很積極做任務的,一進花溪鎮就找起了人,知道人在哪后,租了馬車就趕來了臨州。
可走到路上就成了慢郎中,八、|九天的路走了十一天了都。
要是那兩個人不在九垣城了怎么辦,不就報不成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