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是離開廠子能去做生意,還說現在做生意能賺大錢,那是沒看到做生意賠錢的。
不是人人都擅長做生意的,有的人只會干老本行。
再說都去做生意了,東西賣給誰去?還是穩定的工作好,廠子在他們就是國家的人,背后有國家做依靠,看病養老都有著落,心里安定。
毛巾廠從上到下,都是一團的喜色,工作更賣力了。
大家斗志這么昂揚,食堂也不能落后,于是食堂在春節假期過后來了個天天不重樣的花樣蒸饅頭。
今天是紅棗饅頭,明天是黃米發糕,后天是糖三角。
當地常見的、方便食堂大批量做的就那幾樣,幾天就做完了,然后做起了其他地方的面食,地道不地道的在其次,主要是圖個喜慶。
“喲,今天蒸的這是什么,捏成了鴿子樣,怪好看的,比昨天的開花饅頭好看。”
“什么鴿子,這叫大雁饃,聽說是哪里過二月二走親戚用的。”
“不用問,這籠屜大雁饃是小姚做的,看這大小,看這樣子,真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我得多買幾個帶回家。”
“一準是。我也得買些回家。不知道小姚是怎么練出來的,做什么都齊整的很。”
這幾個月來,常來食堂吃飯買飯的職工都知道了,后廚的小姚做出的東西,一樣賽一樣的齊整,特別是面食,揉面上舍得的下功夫,比其他人做的好吃。
她做的出東西太好認,一出籠就給搶光了。
后廚里的人看到前面搶著買大雁饃的情形,見怪不怪了。
他們內部的人也搶,誰讓小姚不僅比他們做的好看還比他們做的好吃呢。
這個年過的歡歡喜喜,喜慶勁等出了正月才慢慢散去。
……
一晃兩年過去,毛巾廠家屬院完全變了個樣,一排排集體宿舍樣的紅磚瓦房,變成了一棟棟具有當地傳統審美又有現代舒適感的青磚小樓。
有兩層的有三層的,有幾家相連的,有獨棟的。
毛巾廠家屬院一時間成了當地的特色建筑,有許多年輕人愛來家屬院外面合影留念,有的人家照全家福也來這里,拿家屬院的小樓當背景了。
姚家蓋的三層獨棟。
家屬院變成這個樣子,跟妉華有直接的關系。
拿到了房子的產權后,到了第二年的春天,許多家都按捺不住,準備著蓋新房。
家家人口都不少,住的寬敞的沒幾家。
房子成了自己的,想蓋成什么樣的都行,都急著改善一下住房條件。
加上現在廠里的效益好,年底人人都得了一筆資金,廠子不會被賣了,工作保住了,敢把積蓄花出去了。
姚家的房子是最先推倒的幾家之一。
等姚家的房子一開始施工便引來了一堆參觀的,看打的地基就知道蓋的房子不尋常。
問清了姚家準備蓋的房子樣子、又看了圖紙后,更是引來不少前來取經的。
妉華自然不會蓋當前時興的外墻貼瓷片的樣式。
她資料庫里的房屋設計圖很多,她參考了有當地特色的青磚弧形墻相似的設計,做了適當的改動。
現在普通私人蓋房談不上設計,一般是向施工隊提出想蓋多少間,幾層,施工隊根據他們的經驗來蓋。
看姚家的房子蓋的好看,周圍人都來效仿,妉華對此是歡迎的,誰來要設計圖她給誰一份,二層的,三層的,地基小的,地基大的,隨他們按需要取用。
也因此妉華贏得了一大批家屬院里熟悉不熟悉的人的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