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部侍郎傅大人本想著勸說邵學文出面,讓皇后收斂收斂,卻沒想到自己居然被對方給說服了。
此時,他的內心倒有些迷茫了,不清楚到底孰對孰錯……
回到驛館后,工部侍郎傅大人獨自一人在房里思索。他看了看書案上的空白宣紙,一時之間不知道該如何回復自己的上司了。
如今,朝中部分官員已有把柄在帝后手中,對選官一事自然是不敢有異議。但仍有部分官員私下里是反對的。工部尚書白林之便在其中。
工部侍郎傅天勤本是在利州主持修建水利工程,因為接到白林之的傳信,這才改道前往瑜州。
傅天勤走到書案旁,硏墨執筆,將今日的情況簡單描述一番后,便將紙張折疊好放進信封當中,命人快馬加鞭,傳信回京。
議政殿內,聚集了帝后身邊的幾位親信,正在商議如何推行新的選官制度。
“皇后娘娘,微臣以為將科舉制度稍作調整便可,放寬參加考試的條件。”吏部侍郎張元寶提議道。
“諸位以為如何?”邵詩書看向秦志遠,隨后又打量著在場的所有人。
“微臣以為不妥。”秦志遠俯首答道。
“究竟有何不妥?”吏部侍郎張元寶語氣不悅地質問道。
“大部分女子都沒有條件像男子這般上私塾。”秦志遠說道,“將不在同一起跑線上的人,放在一起考核是否有失公正?”
“可若是考核標準不同,又該如何讓人信服?”吏部侍郎張元寶言辭激動地說道。
“皇后,怎么看?”安靜觀察許久的李權志終于說話了。
“兩位大人說的皆有道理。”邵詩書微笑著說道,“歷朝歷代留下的科舉應試制度,總是有它存在的重要性,也不好輕易革新。若是在科舉應試上做修整,恐怕會引起軒然大波。”
李權志思索了片刻,覺得邵詩書的這番話很有道理。如今為了推行女官一事,他們已經樹敵眾多,若是再試圖推翻老祖宗留下來的科舉應試制度,恐怕連身邊的親信都會有不滿情緒。
吏部侍郎張元寶一時之間倒是沒想到皇后提出的這些問題。
“皇后可有建議?”李權志繼續問道。
“臣妾以為保留原有的科舉應試不變,陛下可以另設女官官銜。”邵詩書提議道。
“皇后的意思是,女官與朝中官員是分開的?”李權志看向皇后的臉。
“有競爭,也會更有動力。”邵詩書笑著說道,“女官不由內閣統領,而是獨立出來聽從帝后指令的。可以參與朝政,協同朝中官員處理重要事務。”
秦志遠一言不發地站在那里,默默地注視著帝后的表情。他似乎知曉皇后的真實用意了。
皇后并非是想在朝堂之上為女子爭取權利,而是想達到自己另外一個目的。
秦志遠想到這個層面就覺得自慚形穢了,他的覺悟與手段倒不如眼前這名女子。他同時也感到無比慶幸,還好自己不是她的敵人。
李權志似乎也明白了皇后的真實用意,凝重的神情總算是舒緩了許多。
議政殿里的小太監捧著一摞奏折,朝著書案走來,他走到眾人身后便立即停下腳步跪下來,尖著嗓子喊道:“陛下,這是幾位大人遞上來的奏章。”
眾位官員紛紛往兩側排開,給小太監讓出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