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明玉并未刁難,問了幾句門房差事,便道:“以前殿下住在宮里,二皇子府的門房差事清閑。日后人來人往,少不了送拜帖的人。我有兩條規矩,你給我記好了。”
“第一,所有拜帖,不得扣留,一律呈上來。”
“第二,不得向任何人索要銀子,讓我知道了,剁了他的手。”
“余管事,這兩條規矩,你可聽明白了?”
余管事哪敢聽不明白:“奴才明白。奴才回去之后,便將門房里的人召集在一處,將這兩條規矩都告訴他們。”
陸明玉嗯了一聲,點了下一個:“廚房采買的管事何在?”
一個身材略顯圓潤的四旬宮人上前,戰戰兢兢地行禮:“奴婢姓陶,曾在內務府里當差。也是四年前就來了二皇子府。”
陸明玉話語不多,十分簡潔:“之前的賬目,我一概不管。從今日起,每五日將廚房的賬本呈上來。若有疏漏之處,絕不輕饒。”
到底如何不輕饒,看蔡公公的下場就知道了。
陶嬤嬤唯唯諾諾地應了。
二十余個管事,一個接著一個上前。每個人都是寥寥幾句。瞧瞧管事們臉上的神色,恨不得將陸明玉說過的話掰碎了記在心里才好。
不到半個時辰,陸明玉便將一眾管事認了一回。
“今天是第一次見面,我先說清楚當差的規矩。”陸明玉話語冷然,聽得眾人心里直冒涼氣:“你們好好當差,我不會虧待了你們。吃里扒外背棄主子是什么下場,你們也看見了。”
“從明日起,每日辰時一刻來內堂回稟事務。”
眾管事齊聲應是,然后魚貫退下。
在經過蔡公公身邊時,眾管事目不斜視,仿佛沒看見血跡斑駁奄奄一息的蔡公公一般。
……
退出內堂老遠了,余公公才長長地松了一口氣。
他身側的陶嬤嬤,面色也不太好看,低聲說道:“這位二皇子妃娘娘,實在是太厲害了!”
百聞不如一見。
見面更勝聞名!
余公公迅速看了陶嬤嬤一眼:“以后廚房的賬目,你可得仔細一些,別被抓了錯處。蔡公公有皇后娘娘撐腰都挨了板子。像你我這樣的,要是出了差錯,主子要我們的命,不過是一句話的事。”
蔡公公曾在椒房殿里伺候過,是喬皇后的人。
二皇子妃連蔡公公都沒放在眼底,更別提他們兩個出自內務府的奴才了。
陶嬤嬤嘆了口氣:“我又不是幾歲的黃毛丫頭,這點輕重厲害,還能不知道?你也小心一些。以后有人來送拜帖,你可別自作主張,將人攔下。什么借機索要銀子的事,也別干了。”
余公公用袖子擦了擦額上的冷汗,壓低聲音:“蔡公公在外有私宅的事,以前你知不知道?”
陶嬤嬤有些惱了:“我們兩個結了這么多年對食,我得了空閑就給你做衣裳鞋襪。哪里去留意蔡公公做什么。”
余公公揚起手,給自己不輕不重地來了一巴掌:“叫你胡說。”
陶嬤嬤本來有些惱怒,被余公公這么一逗,又笑了起來。笑了片刻,嘆道:“罷了,以后我們閑話少說幾句,用心當差才要緊。別一把年紀了,再被拖出去打板子。”
可不是么?
余公公心有戚戚焉,沒心情閑話,快步去了門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