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幾日,喬皇后才知道趙太后做過的“好事”。氣得臉色都變了!
正逢初一,永嘉帝駕臨椒房殿留宿。
難得有空閑,永嘉帝將此事一五一十地道來。喬皇后一個沒忍住,怒氣沖破了端莊自持的面具:“母后就這么見不得阿景有嫡子嗎?”
這話說得太誅心了!
永嘉帝臉色一沉,看向喬皇后:“皇后慎言!”
喬皇后平日里謙和忍讓(慫)慣了,在兒女的事情上怎么都忍不下去,冷笑著說道:“是,臣妾這就閉嘴。等哪一天被人欺負到頭上來,臣妾和阿景夫妻兩個,也默默忍了,絕不會吭聲。免得皇上兩面為難!”
在這件事情上,趙太后實在沒理。
永嘉帝不得不耐著性子安撫喬皇后:“朕已經將處置妥當了。如果朕不說,就連你也不知道這件事。”
“至于母后那邊,朕也說過了。從今日起,母后絕不會再插手小夫妻兩個之間的事。”
至少,在陸明玉肚中的孩子出世之前,趙太后不會再尋陸明玉的麻煩。
喬皇后一言未發,眼眸中明明白白地閃過不信。
永嘉帝咳嗽一聲,又道:“朕已經答應母后,讓秦氏禁足兩個月就出寢宮。另外,秦氏到底生養了四皇子,降成婕妤,確實不太體面。等過些日子,找個由頭,還是讓她恢復妃位吧!”
喬皇后:“……”
呵呵!
攤上這么一個婆婆,真是倒了八輩子血霉!
喬皇后面無表情地應道:“皇上說的是。”
天子一言九鼎,下圣旨罰了秦氏,這才一個月,就改了主意。傳出去實在不好看。所以,還得由喬皇后出面,為秦氏“說說情”,他再“勉強”應下。
要想喬皇后配合唱這一出戲,永嘉帝不得不好言寬慰:“母后這把年紀了,偶爾犯些糊涂,朕是兒子,你是兒媳,也只能讓著一些。”
“說起來,阿景也頗令朕另眼相看。”
“母后賞了宮人去陸府,他倒好,不但沒收下,還立刻就將人送進朕的文華殿。事情原委一說,就將這燙手山芋扔給朕了。”
“朕也是怕母后心里記了這一筆,以后祖孫兩個見面尷尬,這才在秦氏身上讓一讓步。”
一提起李景,喬皇后的臉色就和緩多了:“皇上為阿景解了圍,臣妾謝過皇上。”
永嘉帝笑道:“阿景又不止是你一個人的兒子,朕是他親爹,為他收拾爛攤子,也沒什么可說的。”
喬皇后心氣稍平,緩緩說道:“皇上打算怎么安排秦氏,不妨和臣妾說一說。”
永嘉帝含蓄地暗示了幾句:“后宮里的事,本來就該由皇后做主。沒了秦氏陪伴,母后總郁郁不樂。皇后最是孝順,為了母后的身體來向朕說情,朕豈有不應之理。”
喬皇后點點頭,表示自己懂了。
……
等李景隔日正午進椒房殿,喬皇后少不得要數落兒子一頓:“……這么大的事,怎么一直瞞著?你皇祖母刁難你,你就該立刻告訴本宮。由本宮替你去周旋!”
李景卻道:“我舍不得小玉受委屈,更舍不得母后替我受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