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害相較,取其輕。
喬皇后默默思忖片刻,終于下定決心:“你說的有理!本宮這就令人召喬閣老他們商議此事。”
頓了頓又道:“你也隨本宮一同去文華殿!”
總覺得兒媳在身邊更有底氣。
陸明玉不假思索地應了下來。
喬皇后也不是優柔寡斷之人,下定決心后不再躊躇,當即傳了口諭。宣召喬閣老和六部尚書一同進文華殿議事,四皇子也得了口諭,匆匆去了文華殿。
這么巧,在殿外就遇到了喬皇后和陸明玉。
冷不丁地打了個照面,四皇子一臉驚愕,脫口而出道:“二嫂,你怎么來了!”
陸明玉瞥了四皇子一眼:“怎么,我不能來嗎?”
四皇子何等伶俐,立刻收斂起掉了下巴的蠢樣,連連陪笑:“是我說錯話了,二嫂千萬別放在心上。如今父皇和二哥他們都領兵在外,宮中能主事的,除了母后就是二嫂了。二嫂和母后一同前來是應該的。”
皇上不在,皇后可代表皇上。同理可證,太子不在,太子妃出面也是應該的嘛!
喬皇后還是第一次正式插手政事,心里正忐忑,被四皇子狗腿的表情逗得笑了起來,神色也和緩幾分:“行了,別貧嘴了,先進殿再說。”
平日里喬皇后不怎么待見四皇子。到了這等時候,又覺得到底是一家人。關鍵時候還是一條心。
四皇子十分乖覺,特意讓陸明玉先行。
陸明玉也沒客氣,扶著喬皇后進了文華殿。
……
內閣七人,每日輪流兩個在宮內值守,以防有什么急事待處置。今日留在宮中的,恰巧是喬閣老和羅尚書。
喬皇后下了口諭之后,喬閣老和羅尚書很快便來了。
喬閣老一把年紀了,步伐半點不慢。羅尚書一邊走一邊低聲對喬閣老說道:“派兵平亂一事,萬萬不可再拖下去了。現在連皇后娘娘也被驚動了,今日就得定下個章程不可!”
喬閣老沉聲道:“不管如何,得以京城為重。”
羅尚書略一點頭。
他和喬閣老本就私交甚篤,政見也相通。在這件事上,他也是出于為大局考慮,并沒什么私心。
兩人進了文華殿,一抬眼就見到太子妃陸明玉安然立于喬皇后身側,同時抽了抽嘴角。
后宮不得干政。
事急從權,實在是內閣眾臣爭執不下,不得不驚動喬皇后。陸明玉來湊什么熱鬧?
喬閣老既是首輔,又是喬皇后的親爹,腰桿直底氣足,也沒怎么客氣,直接就道:“今日要議軍事,驚動皇后娘娘已是不該,太子妃娘娘請回避。”
喬皇后也不好敲打親爹,迅速看了陸明玉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