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婕妤娘娘,皇上今晚還是去了延禧宮。”
一個宮人悄步走到王婕妤身邊,低聲稟報。
王婕妤并不意外,略一點頭:“知道了。”
這個宮人是王婕妤的貼身宮女,也算忠心。猶豫片刻,低聲輕語道:“娘娘,奴婢斗膽說幾句掏心窩的話。”
“娘娘生了小公主,在宮中也算有了依靠。皇后娘娘和孟妃娘娘斗法,娘娘何必摻和。以皇上對娘娘的眷顧,何愁圣眷。”
要不是顧忌喬皇后,永嘉帝今晚就會來了。
王婕妤略略蹙眉,看了宮人一眼:“住嘴!皇后娘娘于我有大恩,沒有皇后娘娘,就沒有我今時今日。這等話以后不準再說。”
王婕妤性情溫柔,難得像此時這般疾聲厲色。
宮人嚇了一跳,立刻跪下請罪。
王婕妤沉著臉:“你去門外跪一個時辰,好好自省。再多嘴多舌,別怪我容不得你了。”
宮人一臉羞愧地出去跪著。
王婕妤慢慢呼出一口氣。
這個宮人,實在太過短視。不說喬皇后對她的提攜和恩情,就事論事來說,帝后鬧別扭是一時的。喬皇后賢良大度,太子深得朝臣擁護,太子妃手段凌厲,東宮嫡系一脈根基如磐石,無可撼動。
孟妃是秋后的螞蚱,蹦跶不了多高。根本不是喬皇后母子的對手。
為了自己,為了小公主,她也得堅定不移地站在喬皇后這一邊。做一顆聽話的棋子。
……
宮中波濤暗涌,朝堂里也不消停。
大魏以武立國,最重軍功。打了大勝仗,重賞武將是應有之義。只是,這一場征伐燕楚之戰中,立下赫赫軍功的武將太多了。
戰死沙場馬革裹尸而還的大小武將,不下二十個。死傷的數萬將士要撫恤,平安歸來的將士要厚賞……
個個要厚賞,處處要花銀子。加起來是一個龐大又可怕的數字。
戶部高尚書略一估算后,直接當場就跪下了:“臣無能,戶部根本支應不來如此巨額的撫恤賞賜。請皇上摘了臣的烏紗帽!另選有才干之人擔此重任。”
打了兩年多的仗,國庫已經被掏空了。大軍回朝的時候,帶了許多從燕楚兩國虜獲而來的金銀。不過,相比起可怕的軍功簿,那些金銀也不算什么了。
現在就是殺了他,他也變不出那么多銀子來。
永嘉帝也沒生氣,溫和地安撫道:“高尚書別跪著了。打仗消耗錢糧,這兩年多來,戶部上下盡心籌措軍餉錢糧,供應大軍征戰,戶部眾人辛苦,朕都清楚。如今國庫里銀子不豐,朕也知道。這都怪不得你。”
高尚書聽得心里一酸,眼眶一紅,當場就落了熱淚。
戶部尚書真不是人干的活。
執掌大魏稅賦財權,聽著是不是特別威風?是不是松一松手,就能有萬貫家業?
或許前朝是這樣。可在大魏朝做戶部尚書,唯有苦逼二字。這些年,永嘉帝東征西戰就沒停過。戶部里的銀子流水似地往兵部去,從來都不夠用。
想當年,他也是滿頭烏發如云的俊男子。現在滿臉皺褶,頭發都快掉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