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昌這才后知后覺自己說錯了話。
他有些不安地縮了縮脖子,不敢抬頭看永嘉帝的臉。
倒霉的李昊,不得不張口為李昌解圍:“五弟尚且年少,心思淺薄,說話沒過腦子,父皇別和五弟計較。”
沒等永嘉帝張口,又瞪李昌一眼:“蘇貴人進了后宮,諸事有父皇或母后決斷。哪里輪得到你來多嘴。還不快向父皇請罪!”
他們兄弟兩個自身難保,哪里還顧得上一個蘇貴人。
蘇柔是死是活,都看她的命數。
李昌耷眉聳眼地告罪:“兒臣多嘴冒失,請父皇見諒。”
永嘉帝淡淡道:“罷了,這么點小事,朕不會放在心上。你先退下吧!”
李昌低聲應下,走出殿門后,頹然地嘆了口氣。
以前他時常在心中怨恨蘇妃,恨親娘眼中只有三哥,對他就淡漠了許多。等蘇妃死了,他才知道,原來,在宮中,最關心最疼他的人就是蘇妃。
這一年來,他一直住在三皇子府。哪怕李昊訓斥數落他,他也心甘情愿。還不是因為,除了李昊,宮里內外連個想罵他的人都沒有……
在永嘉帝眼里,他這個兒子,就像墻角的一灘爛泥。
殿內,永嘉帝對李昊說道:“朕知道,你受了委屈。當年舊事,和你無關。你是朕的兒子,是大魏皇子,流言荒誕無稽,朕絕不會信。”
李昊眼睛隱隱發紅,聲音還算沉穩:“父皇的話,兒臣都記下了。”
永嘉帝嘆了口氣,拍了拍李昊的肩膀:“不管如何,太子是你的兄長,太子妃是你的嫂子。你得敬著他們,讓著他們。”
李昊立刻應是,心里卻泛起絲絲涼意。
在永嘉帝心中,到底還是江山社稷更重。永嘉帝最喜歡的兒子或許不是李景,不過,永嘉帝認定了李景才是最合適的太子。
這番話,是提醒,也是警告。
永嘉帝沉吟片刻又道:“等阿昌成親后,朕給你個差事,你離京去辦差。等過幾個月再回京,流言也就徹底過去了。”
李昊打起精神應道:“兒臣愿為父皇分憂。”
不愿意也不行。永嘉帝張了口,根本沒有他拒絕的余地。
永嘉帝見李昊答應得痛快,滿意地一笑:“你能想明白就好。朕打發你離京辦差,一來是避一避流言,二來,也是令你有機會做些差事,鍛煉一二。不僅是你,還有你大哥四弟五弟,以后也得離京去辦差。”
“你們將來都要做一地藩王,不能只聽憑臣子做事。六部事宜,都得學著一些。稅賦田糧當差辦案,樣樣都得會。不然,很容易被臣子們糊弄。”
“就是太子,以后也會時常離京當差。”
太子,也會時常離京當差?
李昊目光一閃,笑著應道:“父皇一片苦心,都是為了兒臣。兒臣感激不盡。所謂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當年隨軍出征,在燕楚之地待了近兩年,兒臣收獲極多。”
“以后,兒臣可以離京辦差,了解民生,還可以去大魏疆土四處走走看看。這是一舉三得的好事。兒臣多謝父皇。”
李昊在殿內待了半個時辰,才告退出來。
一出文華殿,就見李昌站在檐下,垂著頭躬著腰,一臉喪氣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