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目對視間,心里流淌過灼熱的巖漿。
李景深深看著陸明玉:“你說的對,正事要緊。”
……
正事要緊。
眼下,最要緊的正事,還會是什么?
國不可一日無君。永嘉帝已經安葬。接下來,最重要的就是新帝登基了。
不必李景暗示,朝臣們比太子殿下還著急。
這一日,李景剛一露面,喬閣老便上了奏折,奏請太子殿下登基:“……先帝已安葬,老臣懇請太子殿下登基為新帝,執掌江山。”
緊接著,羅尚書也上了奏折。
然后是戶部高尚書,刑部姚尚書,吏部余尚書,兵部楊尚書,工部金尚書。武將中,濮陽侯領頭上了奏折。
短短幾日間,請太子登基的奏折,就堆滿了御案。
李景當然不能就這么應了,顯得自己多心急似的。怎么也得等上一段時間,等滿朝官員都上奏折了,再議登基之事。
如此,才顯出眾臣歸心,才顯得太子登基是眾望所歸。
很快,宗室在東平郡王的帶領下也紛紛上了奏折。
李景依舊未應。
半個月后,太子殿下舉行了大朝會。京城文武百官都上了朝,在喬閣老的帶領下,眾臣一同跪下,高聲齊呼:“國不可一日無君,請太子殿下登基!”
齊整的高呼聲,響徹金鑾殿。
李景終于不再沉默,站了起來,目光在眾臣的臉上一一掠過:“諸愛卿三番五次上奏折,奏請孤登基。”
“父皇已駕鶴西去,孤身為大魏太子,理應擔起重任,為黎民百姓負責,為大魏江山盡責。”
“孤決定,三個月后舉行登基大典。”
眾臣一同跪下行叩首禮,高呼太子殿下千歲。
李景看著跪了一地的臣子們,嘴角微微揚起。
散朝后,李景快步回了東宮。
陸明玉早已得了消息,黑眸含笑,看著快步而來的李景。喬皇后也滿心喜悅地來了東宮。還有慧安公主,也笑吟吟地立在一旁。
幾個孩子也是一臉喜色。最小的李琀,一臉興奮雀躍地沖進親爹懷里:“爹,我以后是不是要改口叫父皇了?”
童言童語,著實惹人好笑。
李景莞爾一笑,抱起胖胖的兒子:“不急,等過幾個月登基過后,再改口不遲。”
喬皇后喜悅地說道:“是啊,再等三個月。”
喬皇后漸漸從喪夫的陰影中走了出來。眼見著兒子就要做皇帝了,心里那一點彷徨失落早已消失無蹤,只剩滿心的歡喜。
慧安公主也喜滋滋地說道:“到時候正是初冬,龍袍厚重,穿著正好。”
李景笑著嗯一聲,走到陸明玉面前,凝望著她含笑的黑眸,心緒澎湃激越:“小玉!”
我終于等到了這一天。
從今以后,你我夫妻攜手,共享這份至高無上的皇權!
李景沒說出口的話,都在熾熱的眼神中表露無遺。
陸明玉心頭涌過熱流。
沒人能保證未來如何。可至少眼下,他對她的心是火熱真誠的。這就已足夠了。她上前一步,握住他的手。
他不負她,她亦不負他。
李景緊緊握住她的手,五指交握。
就如他們兩人的命運,緊緊纏在一起,永不分離。
喜歡簪頭鳳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簪頭鳳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