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鍋也都推到李世民身上。”
蘇曦覺得這個鍋李世民背的更慘。
李世民直接被氣到爆炸,在宮殿中來回行走。
我不會改歷史—
“放他媽的狗屁,藩鎮制度我不說。”
“以蠻夷治理蠻夷,我不這樣干能行嗎?”
“隋煬帝三征高句麗,損耗民夫數百萬,三十萬精銳北方大軍活生生被葬送在高句麗。”
“三十萬青壯被鑄造景觀。”
“隋煬帝三征高句麗,每次都是百萬大軍勞師遠征,其中損耗的民力你們自己計算。”
“三次征伐,整個華夏的民力損耗已經達到了恐怖的地步。”
“隋朝崩塌,天下大亂,因為三次征伐損失了大量壯勞力的緣故,多少家庭崩塌。”
“亂世一到,弱肉強食,短短十余年間人口的損耗就已經達到東漢亂世五十年的程度。”
“我也知道應該以華夏治理外族,可我能怎么辦,不打外族會進攻,打服了我只能選擇武力震懾,漢人治理,收取貢品。”
“我也想要遷人占領,可人口長成也需要時間。”
李世民憤怒。
隋煬帝可以被洗白,他也承認隋煬帝的功勞,可隋煬帝在他眼里,就是貨真價實的千古罪人。
其他人都被李世民憤怒的聲音震懾住。
開始沉思。
蘇曦撓撓頭,搜出這段歷史扔到群里。
姚廣孝和岳飛作為李世民下游的人,同樣嘆口氣。
他們兩個都有足夠的大局觀,都知道這些情況。
諸葛亮指揮過北伐,參加的戰爭很多,深深的知道幾十萬大軍遠征需要的后勤壓力。
用李世民的話說,那是跨越萬里的戰爭,參戰人員達到上百萬,后勤壓力可想而知。
霍去病跟在漢武帝和衛青身邊時間很長,心里還是對這個數字有個數的。
紈绔子弟—
“為什么要進行征討,難道對方和我們有深仇大恨?”
“類似于匈奴那種。”
霍去病問出疑惑。
李世民聽到這個問題,更加暴怒,聲音更大。
其他人透過李世民的怒吼,都能想象出他此時的狀態。
肯定是紅著雙眼,頭發四散,面目猙獰,整個人都猶如發怒的雄獅一樣。
我不會改歷史—
“華夏和高句麗有仇,可沒有大到和匈奴那種不死不休的程度。”
“而且當時名將無數,最好的戰略是上名將,帶上足夠精銳的大軍,一點一點的打。”
“可是那個白癡,是為了政治原因。”
“他要消耗以五姓七望為首的北方世家。”
“為了這個政治目標,他不管不顧的在世家名下的土地進行征收百姓作戰。”
“的確,三征高句麗下來,北方世家的力量遭受到了致命打擊,但那又如何,這些打擊和疼痛不又轉移到了百姓身上。”
“天下大亂時,整個北方都是煉獄。”
“而且隋煬帝那個白癡,他殺北方世家時有多狠,南方世家對他就有多恐懼。”
“恐懼都已經深入到骨髓里,那些南方世家又怎么會接納他。”
“活該他被南方世家拋棄,被北方世家弄死。”
說到最后,李世民哈哈大笑起來。
只不過笑容中充滿森冷的恨意。
那真是恨入骨髓的恨意。
他們李家也是被打擊的對象。
而且還是被打擊到很慘的那種。
聊天群內的其他人一邊看歷史一邊聽李世民講述,內心中都有了自己的想法。
一句話,隋煬帝是個狠人,也是一個暴君,更是一個改革者。
可惜,這個改革者禍害了一個時代的百姓。
三征高句麗,是不可能洗白的缺點。
隋末亂世,隋煬帝要背負一半的罪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