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不結黨營私,不貪贓枉法,不爭權奪利,不和皇帝對著干的文臣,不好好珍惜,還殺掉,這樣的皇帝腦袋有泡吧。”
“而且朱祁鎮之前還輸掉過一次明朝一半的國運。”
“我只能說于謙腦袋有病,我要是他,鐵定帶軍廢了朱祁鎮,然后軟禁,參與奪門之變的文武全殺掉,扶持正統的太子上位。”
霍光說的冰冷無比。
他說出了一個權臣的心。
在霍光看來,于謙做的并不好。
明明有機會,明明有實力,明明擁有一切,卻死于愚忠,太不值當了。
霍光為于謙不值。
………
霍光的憤怒大家能理解一點,但是立場不同,能理解不代表能接受。
真-白手起家—
“霍司馬,群內的權臣不只您一個,聽聽其他人的意見如何。”
朱元璋理解霍光的憤怒,兔死狐悲嘛,大家可以理解。
可我們當皇帝的不接受你這種憤怒。
“精忠報國蜀國丞相,兩位說說吧。”
……
諸葛亮和岳飛不想說話,他們兩個真不想回答。
可是包括始皇的目光都轉移了過去,他們沒辦法逃避。
精忠報國—
“沒走到那個位置,沒辦法回答。”
“現在我們的大佬李綱是權臣,他把皇帝給高高在上的懸掛起來了。”
始皇和劉邦等人心寒。
這就是結局嗎?
……
蜀國丞相—
“蜀國內的文臣大多數都是荊州系的,和我諸葛家多多少少都有親戚。”
“我是世家政治的獲利者之一。”
諸葛亮沒有正面回答。
岳飛和諸葛亮兩人的迂回回答,都讓群內的皇帝心冷。
可怕。
不過也只有這樣,才能顯示出于謙忠誠的可貴。
群內的氣氛一時間尷尬起來。
朱元璋覺得自己廢除丞相的做法是對的,可能累了一點,但是最起碼安全一些。
………
太皇太后張氏—
“這一刻,我無比感嘆遇見的是于謙而不是諸位前輩。”
張氏蒼涼的說道。
她的話,透露著無奈。
這是真無奈。
………
霍光、諸葛亮、岳飛無所謂的笑了笑,開玩笑,我都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我都能威脅到皇位,還沒有進一步,還精忠報國,你竟然還殺我,還不允許我反抗,你不是扯犢子嗎?
這一刻,霍光覺得自己能力爆表又夠狠真是一件好事。
這一刻,諸葛亮感謝世家政治的存在,讓他多了保命的手段。
這一刻,岳飛感謝宋朝的政治環境,并且下定決心,以后肯定不多惹事,聽李綱大佬的話。
………
大家都感慨人生的變換,主要是于謙的情況讓大家出現了不同的思想碰撞。
更多的是所處的時代不同。
蘇曦一直在看戲,他覺得這場戲劇非常不錯,而且還不會一時半會就結束。
看情況,蘇曦覺得會變成霍光帶隊怒刷帝王團。
……………
第二章。
作者有點事,就先寫出來了。
剩下的下午再更新。
午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