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超謹慎—
“墨家可以武裝雙手,提升素質,發揮巨大的戰力。”
“但是空有戰力,和野獸又有什么區別呢?”
“而儒家可以武裝頭腦,可以讓人擁有足夠的意志,堅定的信念。”
“但意志又往往是不可控制的。”
平行時空,霍光站在長安城最新建設的鐘樓上,俯視下面人來人往的長安街道。
日益繁華的長安,讓他心情愉悅。
………
我超謹慎—
“最初的大一統學說,是華夏大地的大一統,是擁有華夷之辯的大一統。”
“在這個大一統下,是我們漢民族團結在一起,不論官員、皇帝、匠人、農夫、士兵,大家團結在一起,統治在一塊,共同努力向外擴張。”
“我們是有華夷之辯的,強橫的漢民族至高無上。”
“我們可以打服外族,但是我們無法接受和他們眾生平等。”
“人生來就有三六九等,同一民族最好,而其他民族,憑什么和擁有歷史傳承的我們共同生存,憑什么和我們站立在一起?”
霍光嘲諷的說道。
他出生于武帝時期,親眼見證了漢武帝是如何用大一統理論,用公羊派,一點一點武裝這個國家,帶領這個民族崛起的。
“漢武大帝那一句寇可往,我亦可往還響徹在我耳邊,這是雄心壯志。”
“漢帝國武力的崛起,不是因為別人的賞賜,不是因為戰略和文化的壓制,而是我們用鮮血灑滿整個草原,而是我們讓匈奴的墳頭草長了三尺高換來的。”
“漢朝和匈奴的戰爭,沒有太多的戰略,只有純粹的戰術。”
“漢人和匈奴的戰爭是最根本的華夷之辯。”
“一句非漢即胡,讓我們慘烈交鋒,必須死一個。”
“草原之所以肥沃,那是漢人和匈奴遺留了無數的鮮血和身軀所培育的。”
霍光越說越瘋狂,聲音越來越殘暴,他在聊天群內怒吼。
只有生活在這個時代,方能明白民族崛起之輝煌。
“草原之人,刀刀見血,無數漢族兒郎無法回歸故鄉,永遠的留在了哪里。”
“漢人和匈奴相見,就必須死一個,沒有退縮,也不允許退縮,”
“這也是為何李陵背叛后,漢武帝憤怒的要殺李家全族的原因。”
“漢朝和匈奴的戰爭不需要什么戰略戰術,需要的是態度,不管李陵是真叛逃還假叛逃,只要他叛逃了,被宣傳了,那就是他的態度出問題了。”
“那場戰斗,李陵如果戰死,漢武帝會封賞李家全家,繼續信任他們,因為李陵的態度沒問題。”
“可他背叛了,那就是態度問題。”
“華夷之辯,漢匈之戰中,最需要的就是態度。”
“有了態度,才有了一切。”
“沒有態度,什么高深的戰略戰術都不行。”
“面對匈奴,你可以罵漢武帝讓你送死,恨漢武帝讓你來到殘酷的戰場,只要你打贏了,沒有逃跑沒有投降,而是一往直前,那么一切都可以商量。”
“而你叛逃了,就算你有無數的借口,你都是罪人,這是不需要辯解的。”
“我們可以戰略失誤,但不允許態度出問題。”
“這也是李陵需要承受的罪名。”
霍光大聲吼著。
聊天群內的大家終于明白過來,為何霍光聽到蓋過華夷之辯的程朱大一統和眾生平等如此憤怒了。
因為他生活在一個你需要用實際行動表明態度的朝代。
在那里,是真正的華夷之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