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選擇了渭水之盟,用錢買平安,把突厥送走了。”
“聽起來是不是很蠢很慫。”
“實際上也是很慫,但不是很蠢。”
蘇曦輕笑,渭水之盟是有一部分好處的。
………
紈绔子弟—
“花錢買平安,有點沒骨氣吧。”
霍去病皺眉,這不是很傻子的行為嗎?
李世民冷哼一聲,不服氣,他覺得自己當時的戰略是對的。
………
“渭水之盟時,李世民是有一戰之力的,要不然也不可能讓突厥放過他。”
“但當時的李世民打不出殲滅戰,沒辦法把突厥一次性解決。”
“如果真打起來,麾下有幾萬禁衛軍還有玄甲軍的李世民可能會打贏,畢竟此時的他正處于人生軍事巔峰,軍神來了都可以一戰。”
“但打贏了又如何,那些突厥只要不會被一戰殲滅,他們就會四散而逃,在大唐境內肆無忌憚的沖鋒陷陣,肆無忌憚的劫掠,沒有了上層限制的底層突厥,造成的破壞更大。”
“李世民沒有信心攔住圍剿他們。”
“而且剛剛登基的他需要穩定政權,逐步收回天下權利。”
“所以沒有選擇硬鋼,選擇了妥協的李世民讓世家刮目相看,他們發現這不是隋煬帝二世,可能是隋文帝二世,那就可以接受。”
……
李世民苦笑不已,真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
我超謹慎—
“類似于文景時期的戰略嗎?”
“很厲害。”
霍光贊同李世民的操作。
沒錯,面對草原人,要么把他們殲滅在國家之外,要么就妥協一下,別讓他們在國內搗亂,破壞永遠比建設容易的多。
所以大漢面對匈奴的戰略之一就是打出去,不要老是防守,打出去,不論輸贏,都可以獲得利益。
劫掠別人,給別人造成破壞,拖延他們的精力恢復,也是戰略的一種。
………
李世民知道是從這里改變的后更加無奈,人生真是無可奈何。
…
“再接下來的表現就是面對各種天災,李世民都一一抗了過來,并且該付出就付出,該爭取就爭取。”
“草原雪災時抓住機會一把干掉突厥的表現,解決了草原邊疆問題后,李世民在世家眼中就是一個狡猾之狐的形象。”
“而這個形象讓大家對李世民有了一部分尊敬。”
“讓他們開始尋找相互理解相互配合的點。”
“這也是貞觀盛世出來的一個基礎。”
“而且我覺得這也是貞觀盛世的一個特色。”
其他人聽到這里就不困了。
貞觀盛世的特色,有意思。
………
“文景之治是沒有武力強盛的盛世,更多的是百姓和商人逐漸富有。”
“漢武盛世是純粹的武力和心性輝煌,那是全民族進化的輝煌時代。”
“光武盛世是世家崛起之中連帶的一部分盛世。”
“貞觀盛世的特色就是外面沒有大規模戰爭,國家邊關有保證,百姓有自信心,世家的精力在和皇帝扯皮,沒空搭理底下百姓,而百姓和底層的手工業和商人有了發展的機會。”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