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子在春秋戰國叫士人,是懂知識的人,是各個國家都需要的人。
孔子周游列國,如果換一個角度想想。
一個聞名各國的教育家學派大佬,帶著幾十個有名的賢人,還帶著幾百上千名會治理國家,會打仗的士人,你們說各國君王會不會招待一下。
萬一他們把孔夫子說服了,留下十個八個,幾十個學生在他們國家教書育人,或者直接當官,再萬一將來孔子又教導出好多學生,想到和自己關系好,讓學生都來輔助自己,那多好。
蘇曦覺得,孔夫子周游列國,到處找官的最大底牌就是他自帶一套官員體系,學生夠多,大大小小都能接受。
當然,這也會成為他被各國貴族討厭的地方。
誰讓他帶的人太多了。
說好了是收購,搞不好就會變成入侵,還是算了吧。
甩甩頭,蘇曦把腦海中的胡思亂想扔出去,準備聽孔夫子講故事。
…………
單手開戰車—
“很好,既然你們認可我教育家的身份,那么接下來就是我對教育的理解。”
“我認為,教育的最根本,就是塑造人的思想觀念,維持最基礎的善良,省的被花花世界所侵擾。”
“這是我基于性本善發展出的教育理念,我稱之為免打擾,讓內心的善良不被外界打擾。”
“而后輩荀子的的教育理念是基于性本惡來的,他認為人出生就帶著惡念,教育可以讓惡變成善,可以規范人的三觀,而法家的理念也有一部分這些。”
“但無論是性本善還是性本惡,從這兩點出發的教育理念都是為了維護個人,提高個人的基礎素質,讓他們能夠一點點有自己的思維,可以思索世界,可以接受世界。”
“這是最正統的教育觀念,培養孩子的觀念,讓他們能正確的認識世界。”
蘇曦等人點頭,沒錯,確實如此。
孔夫子的心情復雜起來。
“但這是最正統的,而有正統就有邪道。”
“塑造三觀就有一條邪道。”
說到這里,孔夫子開始咬牙切齒,這真是讓人憤恨的一點,也是他最討厭的一點,是身為教育家不能接受的一點。
……
紈绔子弟—
“難道是程朱那種接受**?”
霍去病來了興趣,他覺得沒啥問題,他一開始也是從**中掙扎出來的,很好很健康。
孔夫子沒有理會霍去病,咬牙繼續道。
單手開戰車—
“程朱只能說是邪道的一部分,”
“我認為的邪道,是暴力教育。”
“正統的教育是柔軟的塑造三觀,而邪道的教育是暴力的塑造三觀。”
“比如說,暴力塑造三觀,他讓一個人禁欲的方法就是把這個孩子扔進女人堆,瘋狂享受蹂躪,當他享受完,要么就成癮,要么就無所謂。”
“夠暴力吧?”
孔夫子身為正統教育人,表示自己最接受不了的就是這種教育,太粗糙了,一句話,要么超神要么超鬼。
………
第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