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愛人妻—
“如果這樣解釋的話,也就通了。”
“其實我現在一直都有一個想法,那就是我們三國領兵打仗的路子是不是錯了?”
曹操的眼睛中閃過一道迷茫。
“我們似乎太看重謀臣的作用了。”
曹操看著正史,發現他們很看重謀臣的作用。
………
蘇曦搖搖頭。
“也不對,謀臣本身沒有錯,他們本身就是參謀的作用。”
“但是對于一些帥才來說,他們對于參謀的需求特別小。”
“比如韓信白起還有李靖,包括皇甫嵩他們。”
“這些能夠獨自統領一路大軍滅國的存在,參謀的作用很小。”
“畢竟對于帥才來說,地形地圖作戰,調兵遣將指揮作戰,對于戰機和時機的把握,用間和情報分析等,都是自身應該會的。”
“而三國時期,很多將領前期都不會這些,他們需要謀臣的輔助。”
說到這里,蘇曦忍不住停了下來,他覺得三國時期有毒。
“像黃忠和法正出名的那一戰就是法正規避了所有劣勢,發揮出黃忠的優勢一戰成名。”
“而像三國后期諸葛武侯、司馬懿、鄧艾、鐘會、陳泰、姜維他們這些人統兵的時候,基本沒有謀臣的影子。”
“因為他們不需要了。”
“正統的帥才大家都是不需要謀臣在身邊的,頂多就是副將兼職一下,參謀團更多起到的是輔助作用,比如收集情報等,最后的分析和決斷都是由統帥來做了。”
蘇曦聳聳肩,說出根本的判斷。
曹操點點頭,雖然蘇曦說的很過分,但也讓他撥開云霧見月明。
………
獨愛人妻—
“原來如此,怪不得皇甫將軍,朱將軍和盧將軍等人打仗從來不用謀臣。”
曹操恍然大悟。
……
“是的,我覺得這也是張良大佬作為謀臣成為十哲的原因之一,那位爺估計從來都是在國家層面上做戰略。”
“他謀劃的應該不是一城一地,謀劃的是勢力和國家的戰略,這應該也是謀臣的巔峰。”
“后世的如劉伯溫應該也是如此,幫助一個勢力謀劃整體的戰略,才應該是謀臣做的,而不是作為一個將軍的外置大腦存在。”
蘇曦忍不住吐槽。
………
斬白蛇—
“這點沒錯,謀臣真正的作用是謀劃全局和國家,幫一個勢力制定戰略。”
“如項羽大封天下時張良替我決定的漢中一樣。”
“當時誰都不想要,我要了,因為這里可以出漢中進關中,還可以出蜀中進江南等地,除了這些,這里還天高皇帝遠,適合修養生息等待天下局勢變化。”
“而張良凌駕于陳平之上的原因也是這個。”
“周勃等統兵大將歷練幾次后就不需要謀臣陪同了。”
“像韓信,本身就不用。”
劉邦悶聲說道。
………
聽到韓信,蘇曦想到了一個問題。
“說到淮陰侯就想到了霸王項羽,他就完全忽略了范增的作用。”
“在項羽看來,范增就是他領兵打仗的外置大腦,當參謀使用的。”
“而實際上范增是頂級謀臣,謀劃的是國家,他想的是輔佐項羽做第二個始皇。”
“可惜兩人沒在一個腦回路,白白損失了。”
聳聳肩,蘇曦覺得項羽挺可惜的。
“理論上來說,想要一統亂世,那么謀劃全局戰略的謀臣,提供后勤保障的治臣,統帥大軍的帥,領兵沖鋒的將,統帥全局的王,這五類人必不可少。”
蘇曦想了一下,繼續道。
………
第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