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陷入沉默之中。
長久的沉默。
大家的內心都很復雜。
真心的很復雜。
按照蘇曦的理論,他們想到了很多。
……
華夏之祖—
“我大秦,應該是也沒有給到那些有功之人的利益,他們才會不再支持我們吧。”
始皇想到了很多。
……
“不,那只是其中一個原因。”
“國人逐君之前,那是因為王沒有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國人才驅逐廢除。”
“從始皇一統,不,應該是戰國亂戰開始,隨著六國貴族的腐爛,國人向著平民轉變,大家已經忽略了自己手中的權利。”
“而且周天子時期就已經開始想辦法灌輸王權天授,努力削弱百姓手中擁有權利的這個概念。”
“所以說,秦王朝的崩塌,很多是把百姓利益損害太多,大家忍受不了,再加上六國余孽一忽悠,秦國才崩塌的。”
蘇曦撇撇嘴。
別往自己臉上貼金了,你兒子的事不可能洗白的。
你兒子就是一個白癡,趙高就是一個天坑。
最后一個因為國人廢除王位的人皇,只有紂王一個,他這個事情,一般人還達成不了呢。
………
我不會改歷史—
“所以后來的皇帝能意識到百姓可貴的,能意識到給百姓施恩的皇帝,一般都能成為明君。”
李世民腦袋一轉,突然想到。
……
真-白手起家—
“明白了。”
“也許百姓會忽略自己手中的權利,但是百姓確實也有權利。”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句話一直根植在百姓內部。”
朱元璋從百姓從泥濘中崛起,很快就理解了。
國人是可以算貴族的,只是一種很小很小的貴族,而百姓就是百姓。
國人時期最底層的是奴隸,百姓時代最底層的是百姓。
這就是一種差距。
……
始皇心情不怎么好,被蘇曦懟了一句,他心情不太爽。
華夏之祖—
“所以說,文王和武王他們就是做到了用能看得見的利益,給了國人一個未來嘍。”
始皇覺得這是畫大餅?
……
“是的,文王和武王給了他們看得見的利益。”
“這個利益很大很空,但是他又能看的見。”
“比如說,對于姜太公來說,他自信自己能打下。”
“再比如,對那些已經開始崛起的中層將領和貴族來說,他們擁有一些權利,他們手下有兵馬,雖然不多,但是看和誰對比。”
“也就是說,文王和武王畫了一個大餅,但是這個餅他能讓你摸得著,能讓你只要努努力,就能觸碰到。”
蘇曦覺得紂王確實有問題,他做的計劃太長遠了,沒有做到分批。
就像投資分紅一樣,對于貴族來說,他們是當時最聰明的一群人,你和他們說投資,他們看在你是王的份上,肯定會多多少少頭一點,但是你得給分紅啊。
你總說你等我十年二十年,我現在是一個大工程,只要你持續投資,總會有回報的。
這不明顯就是騙子嗎?
那群聰明人絕對不會聽這句話的。
在他們眼里,投資十年二十年才能得到分紅,而這中間,還得持續投資,得多傻的人才跟。
既然如此,不如一口氣把你這個計劃掀翻,我們自己拿錢重做一個呢,我們又不是沒能力。
而文王和武王就聰明多了,他們是真會給分紅,還是分批給。
先推翻商朝,大家都固定下自己的利益,然后開始分封,愿意出去的,根據功勞大小給資源,讓你覺得自己付出的有回報,然后給你最終的利益分紅,一大片需要治理的地盤。
OK,完美,項目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