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時的社會環境,那真是對學術研究,對科研研究最有利的時代。
智慧與智慧的碰撞,升華出的璀璨光輝,讓所有人都震撼。
可惜,大一統之后,這種碰撞就小了很多。
之后的時代,很長時間內都是在吃老本。
……
蘇曦想到春秋戰國的環境,就覺得把任何東西扔過去,只要發展的威力不錯,都會被大規模發展。
看看秦朝就知道了。
秦朝可是貨真價實的玩出了萬努陣的存在。
他們靠著相里家的流水線和標準化,玩出了一波流弩機。
那真是打仗之前,箭雨洗地,
韓國勁弩天下無敵,隨后被堆積而死。
假如韓國有一千把弩機,秦國就拿出一萬把,硬生生的堆積。
長平之戰后的趙國要是知道火藥,鐵定早早的就開始學習研究,甚至于可能會拿白起和昭襄王試試威力。
所以說,某個時代都有優點。
……
精忠報國—
“宋朝就比較慘,時代不錯,對于言論和學術的研究也都很有推進,但是科研發展就緩慢了很多,
基本沒有。”
“如果硬要有的話,也都是商業上的。”
岳飛突然冒出來,苦笑道。
講真的,這是宋朝最讓人詬病的一點。
宋朝的文學環境很松散。
當然,宋朝的火藥發展也可以,就是不受重視。
………
蘇曦摸著下巴,他想到了一件事。
宋朝已經發明出了火器,最原始的大炮,炸藥包,地雷,水雷,火箭等等,宋朝已經研究出來了。
這就是有意思的地方。
眾所周知,滅宋的執行者是忽必烈,成吉思汗是忽必烈的爺爺。
所以就出現一個問題,那就是成吉思汗為啥不滅宋,轉而攻打中亞和歐洲。
善良?
良心發現?
不不不,綜合來說,一個是宋朝當時的武力還算不錯,手城作戰有優勢。
另外一個就是宋朝的武器很發達,他們為了對抗蒙古研發了很多技術。
蘇曦覺得南宋最后還是挺會玩的,有點放棄將領培養,開始追求火器的意思。
蘇曦把自己的想法都扔到群里,讓他們探索一下。
………
真-白手起家—
“成吉思汗是很強,野戰近乎天下無敵,發明了各種騎兵戰術。”
“但是有一點啊,成吉思汗進不了城,打不了攻城作戰,最后只能先行封鎖,隨后派大軍覆滅中亞,積累實力,依靠從中亞獲取的一些技術,再轉過來進行滅宋。”
朱元璋笑的可開心了。
成吉思汗吊炸天,可是有一點,被技術封鎖后,他們連云梯這種東西都制作不出來。
……
我精通佛道儒—
“說到成吉思汗,我想到一個問題,那就是宋朝那幫子文人,可能在對草原進行謀劃。”
姚廣孝突然開口。
“你們看一下,兩漢時期,匈奴人是會攻城做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