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謙不主張遷都,就只能自己上前線抗戰,結果還打贏了,還留下了一個紅衣大炮保北京的名聲。
如此一來,文臣地位自然就狂飆。
……
華夏之祖—
“人才足夠,文武分家,把每個人的權利和職責都現在在一處,依靠法治治理國家,這是沒錯的。”
“很合理。”
“可惜最怕的就是遇見不合理的人。”
“還有,不得不吐槽一句,朱元璋你一開始玩的武將階級固化,真的很坑。”
始皇還要繼續吐槽一句。
朱元璋臉色一黑,這就是他的黑歷史,洗不掉的黑歷史。
明朝世襲軍戶制度,以徐達等人為首的世襲爵位,那些人代代都要參軍,這是朱元璋規定的。
聽起來是不是很好,可惜的是,朱元璋忽略了人心。
明朝軍戶制度的崩塌,也是一件損壞國本的事。
……
真-白手起家—
“始皇先祖,我們現在在說平衡,世襲的事回頭再說吧。”
朱元璋絲毫不想提及這個破事,他在軍方玩的世襲,是想讓皇帝牢牢把握住軍權,誰能想到后來出了一個天坑。
如果沒有這個天坑,他的制度還是很不錯的。
當然,也就是不錯,離最好的還差的遠。
………
華夏之祖—
“平衡的事?”
“這個很好講啊,于謙不就是打破了平衡嗎?”
“而且人家還是純粹的依靠能力打破的平衡,沒有辦法?”
“你難道還能干掉于謙不成?”
“這種人不就是給國家續命的嗎?”
始皇笑著問道。
朱元璋一口氣憋在胸口,難受死了。
的確,如果沒有于謙,明朝當時就要走上和宋朝一樣的路了。
這種人才,不就是留下來續命的嗎?
看看宣宗就知道了,早就知道于謙的才華,還是壓了他數年,滿朝文武也都知道于謙的才華,大家還是沒說讓他立刻就做內閣大學士。
但是出事之后,留守的人員都以于謙為主心骨,就可以看出大家對他的認可了。
………
太皇太后張氏—
“還是得打壓一下,準備找人和他打一場。”
“他最近在武力上的自信有點強,得打壓一下才行。”
張氏還是決定找個人教育他一下。
……
我不會改歷史—
“那不是打壓,那是教育。”
“請注意用詞。”
李世民不屑的道。
這都是什么文化水平,能不能把話說準確了,皇帝對臣子?那能叫打壓?
那不是教育嗎?
玉不琢不成器。
我們得好好教育一下對方。
用詞一定要準確,用詞要是不準確,那對臣子的心是一種傷害。
“還有一種辦法,你可以嘗試扶持一個更厲害的文臣出來,這樣就能壓制住于謙了。”
“比如魏征和房玄齡,比如唐朝我提拔的那些一系列臣子。”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