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也想聽蘇曦怎么解釋。
雖然他們自己內心中都有一桿稱。
……
“很簡單啊,無論是世家還是耕讀傳家的士大夫家庭,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形成的原因都只有一個,那就是血緣遠近。”
“注意,就四個字,血緣遠近。”
“說好聽點叫舉賢不避親,說難聽點叫任人唯親。”
蘇曦說的通俗易懂,大家都聽的明白。
可是雖然聽的明白,但是他們的心情并不咋滴,任人唯親這四個字,非常的扎眼,非常的影響人心情。
……
“最早的世家前身就是軍事貴族,”
“而這群軍事貴族他們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入股了諸子百家。”
“你們看看諸子百家的那群人,有幾個不是貴族出身。”
“他們從始至終都在壟斷著知識。”
“舉賢不避親這個時候來的吧。”
“縱橫家師兄弟的那點事,秦國王家和蒙家的父子故事情。”
“這些無一不在表明,家族壟斷知識的情況非常清楚。”
蘇曦不屑的道。
諸子百家,早就被各國貴族入股分紅瓜分沒了。
甚至于有些諸子百家,直接自己就變成了后來的世家。
著名的就是孔孟荀三家。
這三家都是儒家中的大佬家族,直接蛻變成了世家。
群里的大佬仔細一想,臥槽,蘇曦說的竟然是對的。
這就恐怖了。
……
“秦朝大一統后,那些軍事貴族就失去了軍事實力,統統都被始皇廢除,僅有秦國貴族手里還有一些兵馬。”
“秦末亂世,漢朝統一,高祖,惠帝,文帝,景帝,武帝五代的努力,讓那些遺留下來的貴族徹底失去了軍事實力。”
“對比一下,秦朝那個假太監造反的時候,門客可都有幾千人,家里還有武器鎧甲,武裝完全,漢朝的時候周亞夫被拿下的時候,有一條罪責是私藏弩箭吧。”
蘇曦說著就覺得差距巨大。
你們以為門閥世家的私兵叫多?
開玩笑,春秋戰國時候,不提孔夫子周游列國的情況,就說那些大人物的門客,那是真正有武器有兵甲,敢和正規軍干的人物。
那個假太監造反,肯定是有實力的。
幾千人的門客,就是幾千人的軍隊,還是那種可以組成高手突擊團的人。
就問你害怕不。
而這些人,還比不上孔子周游列國的那三千人。
周朝分封天下的諸侯有幾百個。
春秋時期大小國家零零散散加起來有幾十個。
春秋結束后戰國就剩下七個。
而春秋戰國時期不流行殺君主。
你猜那些戰敗的人去了哪里。
那群最早的知識分子們去了哪里?
這是一個好問題。
孔夫子和始皇能告訴你,他們變成了貴族,也就是軍事貴族,帶著自己最后剩的人馬,在勝利國內變成了貴族,根據規矩,他們不能在造反。
有人可能覺得不可思議,但是想想秦國羋姓族人就知道了。
羋姓可是楚國的國姓,君主之姓。
但是有一批在秦國生根發芽了,還很壯大,并且自稱自己是老秦人。
從這里你就可以知道,在春秋戰國這個被稱為諸夏的時代,大家對于被同族打敗,然后收購,沒有太大的抵觸。
蘇曦笑的詭異。
………
第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