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安君白起—
“呦吼,我還是第一次打這種不像戰爭的戰爭。”
“長見識了長見識了。”
白起笑呵呵的道。
耶律大石的一心一意的逃跑讓他長見識了。
雖然這種做法有點慫,被很多人看不上,但是白起還是認可的。
……
上帝之鞭二—
“知己知彼這句話很簡單,但是做到很難。”
“戰爭來臨時基本做不到兩點共存,大家撐死做到知己。”
耶律大石眼中閃過一道尷尬。
他打這場戰斗占便宜了。
他做到了知己知彼,所以從始至終他的選擇都是一個,讓大軍盡可能多的往外跑。
可就是如此,他發現白起都早早的派人守好了各個路口。
然后還派人放火燒山,讓他損失慘重。
而且看白起動作之快,之利落,很明顯,白起都是提前做好準備的。
也就是說,白起壓根就沒想讓他跑出去過。
如果按照兵力布置來說,白起用來封鎖各地出入口的軍隊是十萬,進行掃蕩的一開始有十萬,那白起最初就準備用一打二的方式來干翻他。
他后來不停的解散軍隊也就說不上多正確了。
耶律大石越想越佩服,軍神不愧是軍神,把他算計的死死的。
………
白起有點尷尬,他可能也想到耶律大石想多了,可惜沒用。
他再怎么辯解都沒用。
……
蘇曦看完這場戰斗就一個感受,去他媽的知己知彼吧。
知己知彼看起來在實力差距太大的時代也沒用。
耶律大石了解白起,白起不了解耶律大石,但是這絲毫不妨礙白起打贏耶律大石。
現實就是如此,只能認命。
而且大戰開啟,真做不到知己知彼。
還是后世的某場援朝戰爭,一開始雙方拿的對方情報都是根據某個戰敗黨的水平來計算的。
都把對方當成了加強版,
然后一個拿出了更恐怖的火力,一個拿出了超越世人認知的意志。
直接把對方打蒙圈。
這就不講道理了。
交手后,我們發現對方的火力是戰敗黨的幾十倍以上,飛機掩護轟炸,后方炮火洗地覆蓋,士兵游蕩式進攻。
除此之外,陣地建設之快,機動速度和機械化投入戰場之迅速,后勤供應和戰場改造能力之強,戰略訂制之宏偉。
這些都強過戰敗黨幾十倍。
這就是最可怕的。
而在對手眼中,我們超出常理的戰術完成速度,不怕犧牲的精神,都讓他們嚇壞了,因為文化差異,完全理解不了。
最恐怖的就是我們對戰術的完成速度,每一次都死死的卡住他們的戰略。
在對手眼中,假如他們布置的雷場突破需要十五分鐘,這個時間夠他們完善作戰交手前的一切準備,然后我們花了五分鐘就完成了突破,隨后我們用十分鐘的時間把槍口堵在他們腦門上。
其中過程之殘酷就不說了。
雙方差異很大,完全做不到知己知彼。
我們的意志讓對方傻眼,對方的火力強盛和完整的后勤供應,也讓我們傻眼。
甚至于對方現在的軍事教科書上還有一場戰爭案例,一直作為對方軍事研究生的課題,需要一直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