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手開戰車—
“如果你說的皇帝差別是從這里來的,那么的確沒問題。”
孔夫子摸著自己的下巴,略有所思的道。
蘇曦說的沒錯,這樣的確會出現差別,還是巨大的差別。
………
“其實就像黃米粥一樣。”
“皇帝喝的黃米粥,那得是絕世大廚,小火慢熬,熬的細細的。
用的米還得是上等米。”
“其中可能還得加點人參、上等的牛羊肉等等配菜。”
“而普通老百姓吃黃米粥,直接就是抓出來,扔鍋里,直接煮。”
“很多老百姓,都會把自己家的上等米賣出去,換成下等米。”
“理由就是可以多換兩斤。”
“百姓的配菜就是在粥里面多加水,再參點沙子。”
“而在煮粥的過程中,其中有一道工序叫做挑米。”
“皇帝貴族的廚師們會精挑細選,把每一粒米都挑的明明白白。”
“百姓則不會。”
“而同樣都是為了吃飽,這就是差距。”
蘇曦笑著說著殘酷的現實。
在古代,你真以為同樣叫黃米粥,百姓和皇帝貴族吃的是一種東西啊。
同樣的食材,同樣的人,吃著同樣學名的飯,但是出來的東西絕對不一樣。
……
孔夫子明白蘇曦想說什么了。
單手開戰車—
“普通認知來源于生活。”
“沒有經歷過底層的皇帝看著自己喝的黃米粥,以為黃米粥就會是這個樣子。”
“所以他們對于治理國家,都會有偏差。”
“比如說,他們喝黃米粥能喝飽,就以為百姓也能喝飽,他們的粥里有配菜,就以為百姓的粥只是去掉配菜而已。”
孔夫子瞳孔猛縮。
這是貨真價實的認知問題。
………
蘇曦笑著點頭。
“是的,無論上層人再怎么想象底下人怎么吃不飽,怎么穿不暖,他們也無法知道底層真正的樣子。”
“百里無人煙,易子而食,大逃荒,流離失所,居無定所,用身子換一口吃的,賣身葬父。”
“這些詞匯史書上都有記載。”
“但是只要不經歷過,他們以為百姓逃荒吃的黃米粥依然是他們平時吃的。”
“也許有時候黃米粥里面的黃米就是黃土呢,配菜可能是易子而食換來的肉。”
蘇曦幽幽的道。
沒有經歷過苦難的皇帝,和那些經歷過苦難的皇帝,在治理國家上真的會有差別。
這差別,就來源于最底層百姓的真實景象。
………
我不會改歷史—
“所以我打仗征收糧草時,我都是拿著上面給的軍費,去找世家大族們買。”
“軍費加人情,一般都能買到不少。”
“向百姓買的話,還不如縱兵搶糧呢。”
“要不然真的一粒米也買不到。”
李世民表示他是真實見到過隋末亂世的。
你以為楊廣遭人恨是沒有道理的啊?
不,并不是。
連世家大族都討厭他。
底層百姓都討厭他。
那家伙,是真的敗家了。
………
真-白手起家—
“說的沒錯,有時候雖然不愿意向地主階級妥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