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開疆擴土就更加簡單了,很多邊關官員,為了政績,總會在兵役結束之后去外面搶一波。
三四千人,一人發一桿槍,搶一波外族,簡直爽歪歪。
還有一些人,在邊關建設城市,遷移人口,一些國家駐防軍隊出長城幾百里去固守,生怕有人說他們沒守住邊關。
始皇表示,這兩種官員,我賊喜歡。
這種文臣武將,靠實力講話,說話雖然硬氣,但是做事啊。
………
斬白蛇—
“明仁宗看起來也不是什么好人,只不過是特別理智,對于很多東西都看的明白而已。”
“這也是一個講究實際的人。”
“話說,歷史上記載的明君,大多數都是根據時代來治理的,而很多暴君,都是自以為是的看到了未來危機,提前解決,然后把自己坑死了,昏君也是先圣明,在墮落,剩下的就是純廢物了吧。”
劉邦腦袋一抽的道。
他覺得自己一次性侮辱了很多人。
但是無所謂。
他是漢高祖,侮辱別人,別人也只能承受,他們沒本事打他。
而且古往今來,能打過他的皇帝,還真沒多少。
開國皇帝這四個字,可是實力的代表。
……
酒池肉林中的戰斗機—
“按照你們的想法,我突然覺得當皇帝真的有一個好心態,要不然容易崩。”
紂王一開始覺得自己自己他挺累了。
但是想想歷史上始皇統治一千多萬人口,漢朝初兩千多萬,末年五千多萬,隋朝六千多萬,唐宋的六七千萬,明朝的上億。
人多就代表事情多。
最早的貴族統治時代,一個地區一個貴族,你以為他們是享樂的嗎?
不是的。
他們是需要干活的。
他們就相當于地方的全權管理人,出事了都找他們就對了。
今天你家雞丟了,明天他老婆偷漢子,后天你兒子又勾引了對門閨女。
就是這種狀態,啥都負責。
至于會不會出現人手不夠的情況。
請放心,完全不會。
那時候是貨真價實的一個貴族負責一塊地方就幾千人。
一個負責管事的貴族,陪幾個侍從,夠夠的。
一些農村幾千人,不也就村長書記嘛。
大家都是這個鬼狀態。
而之所以官位會增長,制度會變化,官爵會變遷,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最底層的人變多了,需要管理的對象變多了,需要調整的利益變多了。
小國寡民制度的根基就是人少事少管理的過來。
人多是非多,不是沒有道理的。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