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會改歷史—
“練兵這個我們知道,也清楚。”
“北軍,西園,并州狼騎,西涼鐵騎,細柳,白馬,還有各位大將軍的親衛。”
“這些都相當有名吧。”
說實話,歷史上留下的有名有姓的軍隊,漢朝是最多的。
其他朝代都普遍不如。
他們唐朝府兵制度,有名的軍團特別少,幾乎沒有。
像騎兵,還有陌刀兵,這些都是標配。
陌刀兵的兵力水平直接達到了數萬甚至數十萬。
像精銳兵種,也就是漢朝那種有名的軍團,都是數千人的。
當然,這也是有原因。
漢朝國庫普遍窮,追求的都是精銳兵種,盡量追求那種幾千人能壓著幾萬人打的兵種。
像唐朝,屬于提升基礎,比如每個兵種基礎屬性提升一,這種強大是從根本上來的,差距很大。
而這根本原因,都是雙方的思想差距。
在李世民的眼中,他們唐朝的將領,其實有點追求武器的要求,然后就是追求普遍的強大。
就像陌刀衛一樣,如果放在漢朝,更多的是追求打造單一強悍軍團,而唐朝追求的就是普及。
這是兩個朝代的差距。
像漢朝的精兵都是追求戰斗力強悍,一打十,打最狠的戰斗,上最狠的戰場,行最恐怖的事。
而唐朝就有點追求強橫對沖的意思了。
比如我就是兵能打,我就是最兇狠,我就是拿著比你強的武器。
綜合來說,雙方對比的差距有點大,都有各自的追求。
或者說都是因地制宜,追求的東西不一樣。
………
真-白手起家—
“朱儁是真的慘。”
“當然,兵家的事也不能說是慘,只能說弱吧。”
朱元璋想了一下。
朱儁是屬于極少數不到皇甫嵩級別,活在百將傳中,然后名聲特別大的存在。
這人在東漢末年開頭時也是很兇的人,靠著一系列輔助和戰績,活的相當不錯,地位很高。
但是東漢末年中間階段,他就活的不好了。
波才和李榷,成了他的污點。
畢竟朱儁年輕時就跟著皇甫嵩還有董卓,幾個人在西涼瞎混,那時候他們打的是羌人,背后的大佬是涼州三明那種級別的。
那也是一個武廟加兩個百將傳。
說到這里就不得不提一句,涼州三明和皇甫嵩、朱儁、盧植,他們是兩代人,但是這兩代人基本都是每一代配一個武廟兩個百將傳。
這樣聽起來是不是很可怕。
兩代人,占了兩個武廟位置,四個百將傳。
而當時羌族一開始有三四百萬,被他們給干沒了一百多萬。
涼州三明加上董卓那一票子西涼人,都是狠人。
順帶一說,皇甫嵩和朱儁,也可以算是西涼一脈的,他們和董卓關系相當不錯。
都是年輕時一起胡混過的人。
只能說董卓后期墮落的連李儒都看不下去了了。
但是皇甫嵩這人是真的兇。
朱儁也就比他弱點。
大家對于朱儁是持喜歡態度的,但是個人能力還有戰績限制了喜歡的程度。
朱儁在政治場上是皇甫嵩罩著的,皇甫嵩是一顆墻頭草,但是朱儁堅定了不少,只是皇甫嵩面子帶,護了他一道。
很有意思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