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投劉備后,自帶的就是荊州文臣一脈。
像后來重用的蔣宛等人,還有出師表里面的一群人。
諸葛亮聽的尷尬不已。
對于劉備早期的事,他是了解的,對于劉備這個人,他也是了解的。
………
我不會改歷史—
“三國時期,最扯淡的就是孫策了吧。”
“孫策和周瑜,這倆人是真的天賦爆表吧。”
“孫策的經歷是什么,那就是天命之子,三千兵馬起家,打下整個江東,隨后文臣武將自帶人馬來投。”
“頂尖治理文臣張昭,能破局的武將甘寧,帥才周瑜。”
“話說孫策要是不早死,我懷疑整理好江東后,他和周瑜就該帶著麾下文武征討袁術進蜀中,拿下南方,隨后窺視北方,隨時準備順黃河進北方了吧。”
“拿下蜀中,就可以出漢中進涼州,隨后入主長安。”
李世民想想他們家的起家玩法,他覺得周瑜的戰略眼光絕對可以做到這些。
蜀中最好的地方就是易守難攻,而且蜀中并不窮,天下大亂,各種造反還有疫情,都沒有波及到那里多少。
只要拿下,那么對于一個勢力來說就是大補丸。
誰不知道益州最大的特性就是混。
你要是漢人,水平還不錯,你沒準能幾天,一兩個月就拿下來。
主要看你符合不符合那里文臣武將的心。
可你要是外族,詳情看看元朝和辮子朝就知道了,他們為了進益州,耗費了多少精力,簡直就可以說,能嚇死你。
………
獨愛人妻—
“益州,那是一個傷心的地方。”
“對于我來說,我后面的戰略有點錯了,早知道我就像唐朝學習,拿下涼州,然后想辦法進益州。”
“沒事干嘛扯犢子,結果給劉大耳朵機會了,”
曹操想到歷史上的自己在益州倒的霉,就心里難受。
雖然他沒有經歷過那些,但是仔細想想就知道了,益州在沒有大量遷入黨時,那里的環境相當棒。
無論是政治環境還是武將環境,都很溫和,他們就是守著天險過日子,他曹操要是早期去,沒準也能拿下來。
到時候拿下益州,就真的只需要按部就班的下手就行了。
畢竟,拿下益州,派一大將,從那里進荊州,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
我不會改歷史—
“你在做夢。”
“拿下益州,你也不看看你是誰。”
“而且早期劉焉活著的時候,你們誰有信心算計死那個老狐貍。”
“他活著,益州都不敢做集體賣人的行為。”
李世民表示曹操在做夢。
益州那個破地,真是自己玩自己的,從來不和別人瞎玩。
人家有糧有人,按部就班的活著就挺好。
坐看天下風云,最后一投降,就能混一高位,繼續踏踏實實的過日子,多爽。
干嘛早期就要死要活的加入。
……
蜀國丞相—
“也不是沒可能,比如說劉曄,這人不是在曹操手下嗎?”
“有他當說客,結局真未知。”
曹操手下有劉姓文臣,地位還不低,這是都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