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大亂,一遇風云變化龍,就可以描述這些六國貴族。
很多人用失敗者的眼光去看他們,殊不知正是你的傲慢與偏見讓你小窺了他們。
歷史上的秦二世和趙高等人小窺了這群六國貴族,小窺天下反王,然而事實是他們都傻眼了。
太看得起自己,太小窺別人,都是倒霉的前兆。
始皇自己推斷一下,發現就算讓扶蘇上,也不見得能壓住六國貴族,只能用扶蘇上牌面好了不少。
扶蘇加蒙恬蒙毅,再加上他們能調動邊關部隊,應該大概是能壓住吧。
問題是把邊關部隊調動回來,封賞怎么辦?
打完六國后的都沒給全,只給了一半左右。
始皇都能想象到那種倒霉的局面,他前腳死,后腳扶蘇帶領大軍回來,然后兄弟相殘,六國貴族高舉大旗造反,蒙恬帶領大軍平定天下,嗯,基本相當于把天下打了一遍,這個時候就需要面對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他們秦朝的將領帶兵打仗都是幾十萬出動的,而平定天下這么大的功勞,不比滅六國小啊。
到時候封賞怎么辦?
給不起了啊。
軍功爵制度給不起封賞那就需要等死吧。
可能幾十萬大軍能把蒙恬和扶蘇撕碎。
始皇想了一下,覺得聊天群真好,自己延長壽命,壓下去就可以了。
始皇預計,扶蘇也就是正常皇帝水平,撐死也是就是文景,明章,曹丕的那個水平。
但是你要說再強,那就不可能了。
假如扶蘇有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明太祖這些人的戰斗力,那么始皇早就看出來了。
有一句話怎么說來著,叫少年頭角崢嶸。
一般絕世天才,在小的時候就能看出來。
比如十二歲上大學,比如甘羅十二歲封侯拜相,再比如說秦皇漢武這種天生的皇帝,還有李世民十幾歲上戰場,羅士信十四歲沖鋒陷陣,十八歲開始割地自己混,二十歲的時候當國公。
他有些東西是可以看出來的。
反正始皇左看右看也沒看出扶蘇哪里有天才之姿。
甚至于越想越覺得扶蘇連文景都不如了。
漢景帝少年時喜好下棋,和他堂兄,一個劉家封王的世子下棋,下著下著不開心了,直接一棋盤扣人家腦袋上,就問你狠不狠。
這事難聽了叫心狠手辣,說好聽了叫果斷勇敢。
但是看看漢景帝依然登基了就知道,這破事壓根就沒影響到人家。
人家該干還是干了。
可你讓扶蘇試試,扶蘇要是敢和人家的下棋,不開心要輸了的時候直接把棋盤扣人家腦袋上,始皇能笑醒,然后告訴他,孩子,你終于學會掀棋盤了。
你爹可是始皇,你連棋盤都不敢掀,你給我扯什么天才少年。
這也是始皇一開始說撐死文景的原因。
優秀的皇帝都會一件事,那叫掀棋盤。
就算不掀棋盤,也會保留有掀棋盤的能力。
像漢景帝就是掀棋盤的高手,少年時掀棋盤砸兄弟,長大了掀棋盤讓周亞夫把劉姓諸侯砸了一遍,反正血脈關系遠,砸死你們。
要不然憑啥他政令通暢,都是砸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