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以為逆襲流是不理智的,是那種應該熱情似火,對未來充滿希望,應該是那種熱血沸騰。
可是真實的逆襲流,確實是每一步都是理智到極限的。
逆襲流的代表朱元璋大爺,大爺用實際行動告訴你,我就是理智的走完每一步。
而無敵流才往往都是熱血戰斗。
無敵流最大的代表是誰?
當然是我們熟悉的項王了。
出道第一戰就以一敵百盛。
八千江東子弟兵縱橫天下,橫掃江山,一路打來,從無敵手。
長得帥,出身高貴,武力值高,統兵水平高。
巨鹿之戰破釜沉舟徹底一戰封神。
值得一提,有人說章邯帶領的都是奴隸,都是修建秦始皇陵的奴隸。
那么我就要說一句了,假如項羽早就有信心碾壓過章邯,那么為啥還要破釜沉舟呢?
破釜沉舟的代價是什么?
那真是不勝則死,是項羽知道,自己面對成名已久的章邯,需要認真的去對待,要不然自己肯定得完蛋。
而且還不是一般的認真,還得是做好一戰定輸贏的那種。
所以才會選擇破釜沉舟。
巨鹿之戰,在破釜沉舟的那一刻,項羽恐怕就做好了死亡的準備。
還是真正的不勝則死的死亡準備。
這里就可以看出,章邯給項羽的壓力到底有多大,那是真的一座大山。
破釜沉舟,不殺穿章邯帶領的大軍,不攻破巨鹿,那么全軍就得死,糧草耗盡,沒有后勤沒有救援的死亡。
而殺穿了,他們就可以一戰封神,去巨鹿城中吃香喝辣。
結果不用說了,項羽打贏了。
再后來,鴻門宴時,有人說項羽愚蠢,不聽范增的話,趕緊殺了劉邦,以絕后患。
其實也可以換一個角度理解。
那個時候的劉邦,在項羽眼中真的配稱為對手嗎?
或者說,那一刻,走無敵流的項羽,眼中真的有劉邦嗎?
這個問題很嚴肅。
可能,大概,在項羽眼中,劉邦還留在向他借兵的時代印象,還是那個可憐兮兮的沛公,而不是已經麾下文臣武將齊全,第一個攻入咸陽的諸侯之一。
在項羽眼中,可能這還是自己那個可憐兮兮的結拜兄弟,而不是一路諸侯。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這是對項羽的嘲諷,但是這又何嘗不是項羽的自負,一個無敵流的自負。
鴻門宴時,以項羽的武力要是出手,真的有人能攔住嗎?
這是一個問題。
可能在項羽眼中,他已經聽了范增的計劃,他已經開始正視范增的話,任由范增去操控。
假如劉邦死在了鴻門宴,死在了范增的計策下,那就是劉邦廢物,他還是那個可憐兮兮借兵的大兄弟,假如劉邦沒有死,那劉邦在項羽眼中就是一路諸侯,一路被他重視的諸侯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