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雷東寶提出的思路,卻讓領導們動心不已。
他的承諾是,在承包時間范圍內,他會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現在的江城五金廠八百三十五名正式員工,他都可以接手,殘疾的工人和已經達到退休標準的工人,他會按照當地退休養老標準,給與養老金,如果未來要淘汰一些員工,也會按照工齡和傷殘標準給出合理的買斷補償,保證雙方都滿意!
第二點,目前江城五金廠,資不抵債,每年還得從江城政府拿到超過二十萬的財政補貼,他承包后,一分政府補貼不要,除了利稅之外,另外每年還上繳承包費二十萬華夏幣。
第三點,也是爭議最大的一點,雷東寶的意思是工廠虧損我承擔,但是一旦盈利,我除了正常上繳的利稅和承包費外,利潤必須由我自己分配,也就是說,如果雷東寶賺了錢,是可以留給自己的。
這一點,也成了領導們爭論的話題,畢竟現在華夏是紅得發紫的社會主義,雷東寶這種有點資本主義復辟的感覺了,但是爭論幾天后,突然老廠長老周,在一旁嘆氣說道。
“我不管誰承包,但是必須得把我們廠欠的半年工資補齊了!”
這話一出,領導們齊齊啞然,是呀,江城五金廠這種破廠子,早就資不抵債了,現在談論人家賺到的錢該不該留這個問題,簡直有病呀,何況人家有本事真賺了錢,人家留下也是應該的,如果到時雷東寶真賺得太多,到時再說唄,難道雷東寶還能跑了不成?
這個爭論結束后,其他問題基本也沒啥可談的了。
現在華夏各地,像江城五金廠這種資不抵債的國營廠,多如牛毛,靠著政府補貼,艱難生存,這些企業成為當地政府嚴重的負擔。
而雷東寶提出的國企承包經營,也算是給領導們打開了一個新思路。
其實原本國企承包,甚至未來的國企改制,這些政策初衷都是非常好的政策,給政府解決了很多問題,可改到最后,卻是肥了小部分人,真正的工人卻是出現大面積下崗潮,時也命也!
經過長達一個星期的探討,最終安云省派出一百多人的隊伍來到江城五金廠進行考察,專家和領導們對江城五金廠的底細仔細一一考察后得出一個結果,這個廠早已經是政府一個負擔。
雖然有棒子企業愿意接手這個廠,不過人家的條件,第一個就是這八百多名員工必須由江城方面安置,自己不接盤,這個條件如果在十年后,當地政府或許還真答應棒子了,到時隨便從棒子那要一筆錢,就買斷工齡,打發這八百多人下崗得了。
可在八三年的今天,國企下崗,這個話題太過敏感,江城方面根本不敢給棒子做出什么承諾。
當然,雷東寶這個國企承包經營,也是一個稍微有點敏感的話題,但是實際上早在八零年前后,一些農村地區的生產大隊,就有把大隊企業承包給生產隊的能人,這兩年這種風氣越來越多了,正式因為有了這種開頭,所以上面才對雷東寶承包國有企業這事沒那么特別敏感。
經過數天的考察和研究,領導們覺得這是一個機會,也是國企改革的一個新方向,拿江城五金廠這種資不抵債的廠子來做一場實驗,非常符合改革開放的精神,于是領導們最終同意了雷東寶的國企承包經營請求!
很快,由省里領導帶隊,市里領導主持,江城領導陪同下,雙方簽了一份五年期的承包合同。
合同內容自然是雷東寶承擔的責任,還有義務,對員工的安排等等這些都寫進了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