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八月十五號金州晚報的社會新聞登出后,八月十七號,金州晚報再一次刊登了一則新聞,不過這次新聞內容卻是刊登在頭條位置。
這則新聞內容大概是十五號的新聞引起市民強烈反響,本報收到超過二十位市民朋友的投稿,他們都反應從某電器城購買的金屬落地扇,發生漏電情況……
本報再一次呼吁,家里有金屬落地扇的市民朋友,請您檢測一下您家的金屬落地扇,是否存在質量問題,發現問題,請及時聯系銷售方進行處理。
金州晚報這則新聞一經報出,第二天,幾乎每個程楊電器城的店鋪,都有陸陸續續的零散顧客拿著自己購買的金屬落地扇,來找程楊電器城售后。
對于這些來售后的顧客,程楊電器的員工剛開始態度還是可以的,讓他們去找當地的維修點,進行維修。
可有些顧客的訴求,并不是維修而是退貨,或者更換落地扇。
到了這個時候,這些未經培訓的員工,處理事情的方法開始變得粗糙起來了,很多員工直接和顧客開撕,還有一些對顧客不問不顧,表示這不是質量問題,不在售后范圍內。
的確很多顧客拿著的落地扇并沒有漏電,但是由于很多是,后期那幾批趕工出來的電風扇噴漆不均勻,看上去就像有漏電的風險。
加上看了新聞,一種危機感,讓他們前來售后,這種時候,和程楊電器的員工發生沖突也是正常的事。
八月十五號的一則普通社會新聞,到了十七號,引起另外一則新聞,其中新聞里面的詞匯漸漸加重語氣,讓近期購買金屬落地扇的顧客產生共鳴,引發一部分的顧客恐慌的情緒,到了十八號前來找程楊電器售后,這個時候,事情還算是可控的。
如果這個時候,程楊電器盡快處理好這些事,再對報刊進行公關,以程楊電器的關系,輕輕松松就能搞定,可此刻程楊電器內部絲毫沒有察覺到危機已經來臨。
雖然十八號,每個店鋪都有零零散散的顧客前來售后,但是總體還是是可控的,大部分顧客覺得這畢竟是便宜貨,做工粗糙點應該也就這樣了,何況對方也答應免費維修了,偶爾幾個店員起沖突,最后經過店長出面,也算暫時和稀泥解決了。
但是這背后,仿佛有一股暗流在推動這件事的發展,八月二十號,金州日報刊登了一則圖文并茂的新聞,新聞雖然不是頭條,但是金州日報每期數十萬的銷量,還是能影響到金州幾百萬老百姓。
新聞內容引用十七號金州晚報的報道,自然是金屬落地扇因為質量問題造成漏電,多名兒童被電傷,新聞中表示,他們報刊也收到,不少市民朋友的投訴舉報,希望新聞記者對此進行報道。
新聞內容大概是昨天,一些已經購買過落地扇的市民,拿著電風扇找商家理論,希望對方進行更換,結果遭到店員的野蠻對待,新聞圖片中,可以清晰看到店員推搡一名提著落地扇的顧客,本報對于這種不負責任的商家表示嚴肅地譴責。
最秀的是這則報道沒有提到程楊電器的名字,但是圖片上,卻有一張程楊電器城外面一則遠景圖,包括店員的服飾圖片證明,幾乎可以確定就是程楊電器城了,對于這幾個月的價格大戰,很多老百姓,幾乎瞬間就認出這家店鋪是哪里了。
新聞內容不長,但是也占了三分之一個版面,其中大量科普知識,表示某某專家經過實驗證明,漏電的金屬落地扇一旦電傷兒童,會對兒童造成不可逆轉的傷害等等。
五月二十一號,安云省日報頭版頭條上,開始刊登這則新聞,漏電事件終于爆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