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如果這個世界,他們考上大學,那往后,或許會走上另外一條人生道路。
這兩條人生道路,談不上那條好,但是對于現在來說,如果要濤子和蔡曉麗選擇,他們肯定會選擇考上大學。
所以韓春明就建議他們選理科,濤子這種性格是那種踏踏實實的人,也不善言辭,往后,還是做一只理科狗吧!
濤子和蔡曉麗經過兩年多的拉扯,終于算是確認男女關系了。
蔡曉麗或許對韓春明也徹底死心了,和濤子的兩年多相處,也算是了解了這個男人,于是答應,只要濤子能考上大學,那他們就確認關系。
濤子有了目標后,這兩年幾乎空閑時間,基本都是拿著書本,靠韓春明給他制定的教材,硬是死記硬背,完成了高中課程。
韓春明相信濤子和蔡曉麗都能考上大學,七七年第一屆恢復高考,雖然錄取率不到百分之五,但是實際上題目并不算特別難。
主要原因還是數百萬考生,大部分都是剛從田間地頭上匆匆忙忙趕到考場的,要他們一時之間,考多高的分數,實在有點強人所難。
實際上,七七年這屆大學錄取分數并不高,滿分四百分,很多大學,一百八十分就可以考上了,就算重點大學,錄取分數線也在兩百多分。
甚至北大錄取分數線也才二百七十分,所以說呀,韓春明毫無壓力!
這個年代,除了大學,還有中專,考之前,要填寫志愿,要是報考了中專,就不能報考大學了,二選一。
對于很多農村考生來說,很多人都選擇報考中專,除了對考上大學沒啥信心外,還有一個原因讓他們選擇考中專。
那就是現實。
中專生,在這個年代,是高材生的代名詞,一旦考上中專,就說明對方可以吃國家糧了。
一旦考上中專,包吃包住包分配,這是無數農村學子一生的夢想。
七七屆高考,改變了很多人的命運,也就是從這一年開始,全國人民才相信那一句話,知識改變命運!
韓春明對這屆高考也沒啥期待感,本身就是游戲人生,他只填了一個志愿,就是燕京大學,他相信自己能考上。
齊思喬當然也和他一樣,填寫的就是北大,他們都有信心考上。
自從程建軍那事出現后,大院里眾人對韓家好像多少有些偏見。
盡管韓春明幾個哥哥姐姐,和大院里眾人解釋很多次了,可程家眼看現在陷入困境,還是讓很多街坊鄰居對韓春明議論紛紛。
主要還是韓春明這兩年給大伙的印象,的確太差了,就一個收破爛的名聲,就足夠讓眾人對韓春明嗤之以鼻了。
加上韓春明我行我素的性格,也不愛從前那般討好街坊鄰居,這種帶來的印象偏見,自然讓大伙同情程家。
現在在大伙心目中,程建軍就是一個弱者,同情弱者,才是普通人相處的正確打開方式。
韓春明并沒有把程建軍做的那些陰謀詭計說出來,其實說了,未必有人信。
所有的閑言碎語,都不如自身實力來得痛快!
高考結束后,韓春明再一次恢復往日的閑情逸致,每天騎著單車出去溜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