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教掌控信仰。
內閣掌控世俗。
因為有了龍教的存在,才能讓龍國如此順利把數百個不同民族和國家,融合進龍國。
但是韓春明卻很清楚,龍教是一把雙刃劍,用得好,可以成為自己最大的助力,但是一旦用不好,就將反噬自己,包括龍國。
韓春明制定國策的時候,就明確規定,龍教禁止在學校和政府機關傳教,也禁止龍教教廷干涉政府工作。
這實際上有些矛盾了,這些掌握權利的內閣成員,人人都是龍教信徒,但是又禁止動用龍教干涉政府各部門,這就有些矛盾了。
這些矛盾有大量的隱患,但是至少現在這些隱患還未出現,因為現在的龍國,就像是一輛疾馳的火車,因為速度太快,火車某節車廂就算有零件松動,也不會被人發現異常。
不管是龍教教廷和內閣,最高領導人都是韓春明,而在這兩個部門之外,韓春明還掌握著內外兩個情報部門,這也是韓春明最大的倚仗。
這兩個部門就像明朝時候的東廠和西廠,負責監視百官,權利滔天,直屬天下一人管轄。
韓春明并沒有執政一個國家的經驗,只能靠著腦海中的經驗來做出行動。
這次韓春明去往大秦首都咸陽,自然不可能和曾經那樣,獨自一人一馬了,他的探子組建了一支商隊,而韓春明便在商隊中擔任一名趕馬車的伙計。
這支商隊是真的商隊,整個商隊一百三十人,其中龍國密探有二十余人,其他都是正兒八經的商隊伙計。
這些人中,知道韓春明身份的,只有老板一人,而老板便是一名打入大秦內部的探子。
像這種借用商隊做掩護的密探,有上百支,他們都是半商半密,他們販賣的商品,那可是貨真價實的商品,自然是龍國的特產,紙張玻璃,陶瓷鏡子之類的。
自從龍國開啟對西域各國的征伐后,寶石城也徹底落幕了,現在基本已經停擺狀態了。
這很正常,龍國的軍隊橫掃整個西域,到處都是打仗,原先來進貨的商人都是外商,而現在他們的國家都被征服了,變成了自己人。
而作為龍國的自己人,卻嚴禁在國內倒賣那些曾經稀缺的物資,紙張玻璃那些玩意,在國內都有專營商店,根本不需要那些商人了。
如果有些人從國內采購到商品,而他想把那些商品販賣到國外,那也要得到商業部的許可,而一般的商人,根本得不到許可。
得不到許可,自然無法去做跨國生意了,這也造成大量商人失業。
商業在龍國自然不可能缺少,為了鼓勵這些商人進行商業活動,刺激內需,龍國制定了大量鼓勵商業方面的政策,包括大幅度減少某些商品的商業稅,還有一些商業貸款之類的。
也是因為龍國對西域各國征伐太迅速了,這讓其他國家對龍國避之不及,自然不敢讓自己國家的商人前往龍國經商。
這也自然而然造成曾經的西域商業之都寶石城,如今徹底落幕。
可寶石城落幕,但是對外貿易還得繼續進行,畢竟這里面的利益實在太大了。
雖然龍國那些年賺的錢足夠多了,但是如今國內人口和地盤急增,要用錢的地方太多了,自然得繼續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