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7月7日,日本發動盧溝橋事變,侵華戰爭全面爆發。
一個月后,日本又在上海發動了“八一三”事變,淞滬會戰隨即打響,中日兩國在滬杭一帶云集百萬大軍。
首都南京,一下子被推到戰爭前線。
由于敵強我弱,再加之國民黨當時執行的片面抗戰路線,上海前線的形勢不斷惡化。
11月,日軍在杭州灣登陸,戰場形勢完全逆轉,中**隊開始全面撤退。
日軍占領上海后,迅速向南京挺進,國民政府決定遷都武漢。
故宮的工作人員也開始從水上、陸上分別搶運南京朝天宮庫房的故宮文物。
搶運工作是在敵機轟炸之下晝夜進行的。
12月8日,日軍的先頭部隊距南京只有數十公里,南京城內已經一片混敵,搶運工作不得不停止,而此時尚有2900箱文物未及運出。
12月12日,南京淪陷,日軍隨即在南京進行了血腥的大屠殺。
位于朝天宮的文物庫房也被日軍占領。
日軍先是將里面的文物搬出,然后將朝天宮庫房改造成了一家傷兵醫院。
而此時,從南京搶運出來的故宮文物正踏上逃亡之旅。
從北線、中線、南線三路向安全地帶撤離。
……
成立抗日同盟會的楊安,得到無數同仇敵愾的愛國之士響應。
此前他積累的名望,在如此關鍵時刻全部爆發。
他身當表率,花了150個兌換點兌換了三萬大洋,用于購買各種物資支援正在前線抗日的英勇戰士。
在他的號召下,南方各大門派的主事人踴躍捐助物資和錢財,北方以宮羽田、李堯臣為首的各大門派,也發起對抗日同盟會的聲援。
這股以南北多個門派為主力的抗日同盟會,引起各方勢力的關注,處于風口浪尖之上。
數月后,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深受戰場洗禮的一千多名抗日同盟會成員,毫無疑問已成為不怕艱苦,不畏死亡的英勇戰士。
盡管他們沒有精密的熱武器,只有能搞到一些步槍和手雷。
但在楊安的統率下,他們貫徹偉人的“十六字真訣”。
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
游擊戰打法很快在前線戰場顯威。
殲滅的日軍數量從十幾個到上百個,繳獲的日軍裝備也越來越多。
但死傷者不可避免也越來越多。
人數很快減少至兩三百人。
不久后被紅色軍團收編。
……
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國無條件投降。
自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開始算起,截止今年,持續近十四年的抗日戰爭終于宣告結束。
這場戰爭是中華民族歷史上最偉大的衛國戰爭!
是中國人民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正義戰爭!
也是中國近代以來抗擊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喚起了中華民族的覺醒,形成全民族抗日統一戰線!
在愛國主義的偉大旗幟下,經過十四年浴血奮戰,徹底粉碎日本****殖民奴役中國的圖謀!
洗刷了近代以來中國抗擊外來侵略屢戰屢敗的民族恥辱!
任何國家都無法阻止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沉睡的巨龍在東方蘇醒,向世界展露無可阻擋的威勢!
……
抗日戰爭全面勝利后,也到了楊安該離開的時候。
其實早在成立抗日同盟會南北各派聲援響應時,他就完成了主線任務,隨時可以離開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