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徐世楊本人怎么想,南門這邊在整體戰術規劃中只是一支牽制力量,參戰兵力也只有6個塢堡。
而他老爹徐睦河負責的北面才是主攻位置,徐家在那里部署了9個塢堡的龐大兵力,意圖一舉突入土匪山寨內。
因此,徐世楊的攻擊要比北面早一些,他需要盡可能給土匪施加最大壓力,把對方的注意力吸引到南門來,給北門主力創造機會。
這一切都是家主的設想,其實,真按徐睦江的想法嚴格執行,既然北面的總指揮是徐睦河,南邊就不應該讓徐世楊當前鋒。
因為南邊的戰斗明顯更危險,兩邊都讓二房的人頂在前面,會給人一種家主在故意削弱二房實力的感覺。
當家主這么多年,徐睦江很清楚維持家族內部平衡有多么重要,自己一家獨大的后果不是長房變得更加強大,而是整個徐家都有可能陷入滅頂之災。
只是徐世楊跟家主這種古典老派人物的想法完全不同,他需要樹立起一面旗幟,提振大家的自信。
如果別的塢堡先上,被羅道人之流的匪徒打退幾次,未來哪來的自信去面對韃子?
還不如自己直接上前,一次性解決問題,順便用土匪給自己手下練練兵。
沒錯,徐睦江給他的任務只是吸引土匪注意力,而徐世楊自己的想法是變佯攻為主攻,或者說,南北兩路都是主攻,直接讓土匪顧此失彼,一舉破寨。
以徐世楊為首,十五屯所有軍官以及親兵全都分散在隊伍中負責基層指揮,一共只有100個戰兵和50個輔兵的攻擊隊伍中,居然分散著差不多30個有基層指揮能力的人,這種配置堪稱奢華,也足以保證徐世楊的戰術意圖可以得到有效實施。
之前降兵的兩次攻擊,已經試探出土匪弓箭的大體攻擊范圍——其實即使有高度加成,對方也只能對最后一道拐彎以內的目標構成威脅。
因此,徐世楊完全無視遠處土匪的謾罵和怪叫,指揮手下像是閱兵一樣列隊通過之前的道路。
“一二一!整隊!一二一!整隊!”
徐世楊身穿華麗的札甲,揮舞長刀喊著口令,還是三到五步就停一下,但速度卻是不慢,剛剛才出發,轉眼間已經來到最后一個拐歪附近。
“立正!”
嘩啦啦……。
所有人全都站定,挺直腰板冷冷的看向墻頭。
徐世楊站在最前面,眉頭微不可查的皺了一下,剛才立定的聲音很不干脆,稀稀拉拉拖了差不多5秒鐘,如果是在前世,任何一個經過軍訓的初中班級都不會走成這樣。
不過,這種整齊劃一的隊列,出現在這個封建民兵對土匪的戰場上,已經足以讓參戰的所有人都震驚不已了。
徐世楊隊列中的士兵全都昂首挺胸,置身與集體之中,讓這些老實本分了一輩子的農民產生了一種奇特的,仿佛自己無所不能的感覺。
雖然他們衣著單薄,全身上下唯一的防具就是一面薄薄的木盾,但他們一個個驕傲的仿佛身穿戰神的鎧甲,堅信世界上沒有任何人能對他們構成威脅。
在他們背后,同家族其他塢堡的民兵都在用混雜著驚訝、羨慕甚至嫉妒的眼神看著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