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解珍解寶的偵察隊也被編入新軍中,這支小部隊有實戰經驗(雖說打的很臭),平均身體素質也很好,裝備全幅冷兵器(甚至有甲胄,徐世楊把從韃子手里繳獲的皮甲棉甲裝備給他們),在傳統塢堡兵中已經是精銳中的精銳了。
剩下的50個名額,由上次浮來山作戰中受突襲時,反應最快,隊形走的最好,最堅定的普通堡民填充。
徐世楊打算給他們裝備長槍和掛在左臂上的小圓盾,組成他眼饞已久的長槍火銃近代“大”方陣。
當然,徐世楊還不敢把自己手下的民兵當成瑞士、西班牙、瑞典方陣長槍手看待,不能指望他們僅用長槍結合方陣就能抵擋精銳近戰兵突襲,甚至逆推。
因此,這支隊伍還得裝備一些腰刀等近戰武器,用以在槍陣被突破的時候,做最后一搏。
整整一百人的脫產全訓隊伍組建完畢,徐世楊自然是指揮官,同時還兼任旗手和軍號手(沒有軍號,用竹哨代替)。
跟新軍一起推出的,還有只在徐家十五屯系統小范圍試用的新等級構架。
這套構架剽竊自另一個世界近現代軍隊的軍銜制度,從低到高是下中上三級軍士、少中上三級尉官、同樣的三級校官和三級將官,另單獨設立一級元帥。
下士以下,還有在屯中服役三年以上的老兵,以及服役三年以下的新兵兩個等級。
一共15級,因為徐家本質上是一個大軍屯(所謂一至十五屯那個屯字,本就是屯田的意思),徐世楊宣布,本屯控制范圍之內,不管新軍還是民兵,甚至連丁口都不算的女人,只要是14到60歲的成年男女,都適用這套等級制度。
除了靠服役年限區分的新、老兵之外,其余十三個等級提升都需要功勞。
十五屯范圍內一切的一切,包括但不限于上陣打仗殺敵、悉心種田多收三五斗、生產出更多高質量武器農具、發明或改進武器農具、指揮生產戰斗等等工作,做出突出事跡,都可以獲得功勞。
具體功勞評定細則,徐世楊打算在今后補充,為了讓下面的民眾心理對此有個大概標準,徐世楊正式宣布了一系列人事任命:
徐世楊自己,以上尉的身份,管理整個塢堡(包含十五屯自己新建的塢堡)的軍民事物,同時他明年將兼任一個新塢堡(尚未命名)的直接指揮官。
二號人物公孫勝,明年將代理另外一個新塢堡的工作,他的軍銜是少尉,同時監管火藥生產。
并列二號人物胡蘭山,少尉,代理十五屯本部的工作,同時負責監督農業生產。
這三個人就是一個標準,告訴村民們,公孫勝、胡蘭山這樣的少尉級別就能代理一個塢堡,那么中尉級別大概就能實授堡主職務。
另外,一些對自己的未來有野心的家伙,此時大概會暢想一下:徐世楊明年就能掌管三個塢堡,不過是個上尉,如果有人能當上校官,能獲得什么樣的實職?
甚至將官呢?
徐世楊的野心,恐怕不僅僅局限在一州一府之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