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業凋零并非說笑,江北的造紙業早就崩潰很長時間了,現在整個齊省都未必還能找得出一個造紙工坊,他手里這些紙張,都是托家里船隊從江南買來的,無論價格還是稀有程度,都值得徐世楊仔細對待。
趙珊走進屋里,在小桌上擺了一杯粗茶,然后伸手撥弄燈芯,讓油燈變得明亮一些。
“夫君,該休息了,明天還有農活呢。”
“是啊,明天還有農活,每樣工作都很重要。”徐世楊頭也不抬的說:“所以只能犧牲休息,畢竟時間不等人啊。”
“夫君在寫些什么?”趙珊半跪在徐世楊背后,雙手輕輕的給他捏著肩膀。
“剛剛想到的重要工作,對前一段時間工作的總結,對未來的規劃。”徐世楊并不瞞她,甚至還把桌上的本子遞給自家妾侍:“你不是識字嗎?想知道就自己看看吧。”
趙珊趙琳都識字,在這個時代,算是十分難得,實際上,這也是徐世楊愿意納趙珊為妾的重要原因之一——他堅持認為,親生母親對孩子的啟蒙教育非常重要,一個文盲是很難教育出優秀兒女的。
趙珊接過徐世楊的筆記本,翻看兩頁,上面記載的似乎是塢堡里存糧變化的情況,滿是徐世楊發明(剽竊)的數字。
剛剛過去的冬天里,趙珊跟徐世楊學過一些數學上的知識,她本身有底子,人也很聰慧,學的還算不錯,因此很快搞清楚筆記本記載的結果。
“按照夫君記載的數字,今年存糧好像還是夠的?”
“你得結合后面的消耗看,之前我們有打獵獲得的野物補充,最近一個月圍獵已經停止了,以后糧食消耗速度會加快。”
徐世楊說:
“現在的情況是,糧船不回來,我們的余糧只是勉強支撐,任何大一點的額外消耗都不能有。”
“也就是說,雖然我練了一只新軍,但現在即使有警,他們也沒法出動,只能呆在153這里防守。”
趙珊皺著眉頭想了一下:“現在能有什么警訊?夫君盼著糧船回來,是不是想要打仗?”
徐世楊好戰的名聲也算是傳開了,作為枕邊人,趙珊自然更清楚自己夫君始終在尋找下一個值得一戰的目標。
否則他也不至于整個冬天把新軍操練到如此程度。
“現在是亂世啊,娘子。”徐世楊笑著說:“誰知道什么時候,從什么地方會跳出一伙什么樣的敵人?有備無患總是好的。”
“更何況,我們漢人的苦難,是從遼東戰敗開始的,想要復興,就必須重新在戰場上打回來。”
徐世楊看著趙珊把筆記本仔仔細細收好,輕輕吹滅油燈。
“夫君跟琳琳說的一樣呢。”
“嗯?”徐世楊問:“什么一樣?”
“要想過好日子,我們吃過的敗仗必須打回來。”趙珊回答:“琳琳也是這么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