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您答應孩兒的條件,那個韃子猛安,由您親手公開處決。”
這樣,新的徐家,上上下下,就跟韃子徹底不共戴天了。
沒錯,在徐睦河親手沾上韃子的血之前,徐世楊連他都不信任。
本質上來說,徐睦江和徐睦河,是兩個政治光譜完全一樣的人,如果不是徐世楊太年輕,資歷不深,必須找一個睦字輩的老爺出面維持牌面,他都想讓自己老爹也一起去定林寺。
‘算了,吃相不能太難看,反正這次過后,徐家已經是我的囊中之物。’
徐世楊感慨一聲,從自己腰間抽出繳獲自韃子的腰刀,遞給自己老爹:“父親,請快些。”
“你們這些孩子,都長大了啊。”
徐睦河看著一臉堅毅的徐世楊、徐世柳、徐世松這三個子侄輩,感慨的說:
“我們確實老了。行吧,為父再幫你們撐幾年,之后徐家會成什么樣,就全看你們自己的了!”
建興十一年十一月初五
徐家新任家主徐睦河在一屯宗祠前面的曬谷場上,親手處決女真猛安主海林保,并用其首級祭祀徐家的列祖列宗,他對著徐家祖先的牌位,率領徐家長房、二房諸位子侄,當眾發誓,要以“驅逐韃虜,復我華夏”為畢生己任。
隨后,徐家家主親手把一首短歌寫在徐家宗祠的照壁上:
云從龍,風從虎,功名利祿塵與土。望神州,百姓苦,千里沃土皆荒蕪。
看天下,盡胡虜,天道殘缺匹夫補。好男兒,別父母,只為蒼生不為主。
手持鋼刀九十九,殺盡胡兒才罷手。我本堂堂男子漢,何為韃虜作馬牛。
壯士飲盡碗中酒,千里征途不回頭。金鼓齊鳴萬眾吼,不破黃龍誓不休。
全文是徐世楊一字不差的剽竊自另一個時空,元末紅巾軍起義的軍歌,放在這里,似乎剛剛好。
只是徐世楊并不打算以文才留世,因此把這首剽竊作品的著作權給了自家老爹,這樣的話,如果將來能夠成功,徐睦河應該也能名垂青史吧?
想必,作為一個文人,他應該能夠滿足了。
……
建興十一年十一月初七
徐睦海抵達第一屯,隨后徐家召開內部塢堡主會議。
按照徐世楊當初的設想,原本的徐家十八個塢堡(十五屯一直只算一個),重組成新的六大塢堡,每個塢堡都相當于以前2到3個塢堡的實力,最強的徐世楊甚至擁有相當于以前5個塢堡的人口!
六大塢堡的塢堡主分別是:1屯徐睦河、2屯徐世松、3屯欒廷玉、4屯孫立、5屯徐世楊和6屯徐睦海,不在名單內的原塢堡主,一律解職。
至于他們去干什么,今后再另行安排。
徐睦海并未反對這個決議,一個原因是他本來就對家族內部爭權奪利的事不怎么感興趣,另一個原因是,他自己也知道,憑他手上那點力量,反對也沒什么用。
于是,徐家三老爺痛痛快快的答應前往浮來山任職,同時他提出自己不宜再與家主平坐,這個請求得到了徐睦河的首肯。
至此,徐家三足鼎立的局面徹底瓦解,原本實力龐大的庶子派和舅子派也垮臺了。
原徐家二房掌握徐家整體大權,由于徐世松、徐世楊都是嫡子,因此嫡子派也算取得了這場無聊“宮斗”的全面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