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兩根粗大的金屬炮管呈現在徐世楊眼前。
他仔細看了看,其中的銅炮是標準的前裝滑膛炮,帶著標準的炮耳結構,顯然可以安裝在炮架上(雖然現在還沒有)。
“大……,中校,這門炮重二百六十斤,估計加上炮架總重五百斤上下,可以發射3斤重的鐵彈或石彈,也可以發射兩倍重的霰彈。”
徐世楊自己有手量了一下,炮管很厚,顯然為了承受大量發射藥,湯隆采取加厚炮壁的笨辦法,這樣雖然讓大炮總重高了一些,卻是減少了炸膛的可能性。
銅炮的身管長度在一米二、三左右,如果加上炮架真的只有500斤,那么這門炮還在野戰炮范疇之內,可以跟隨步兵部隊迅速機動。
徐世楊吩咐道:“做的不錯!立刻加裝炮架!然后盡快投產!”
“還未試炮。”湯隆略有些猶豫:“而且銅料也有些不足……。”
“有多少銅就鑄造多少炮。”徐世楊急切的說:“至于試炮,直接上戰場上實驗吧!”
“上戰場?”湯隆嚇了一跳:“這個時候,打誰?”
“湯隆你做的不錯,所以我也不瞞你,過一段時間,我要去江南一趟。在我出發之前,我們需要懲罰范家去年的背叛行為。還得解決盤踞在五蓮山一代的流民集團。”
聽到這話,湯隆低著頭想了一下,然后說道:“中校,這次能不能讓我也去?炮是我鑄的,我熟悉這些武器,也能更好的應用它們,如果中途出什么問題,我也好記下來,以后再鑄炮的時候加以改正。”
“很好!”徐世楊高興地說:“湯隆你有些職業軍官的范了!你能這樣想很好!行!下次作戰你跟著,帶好紙筆,遇到什么問題都記下來!咱們的大炮不是就限定這一種,以后肯定還要不斷改進不管發展!”
“是!謝中校大人!”湯隆高興的叫了起來。
他始終認為,自己是一個高超工匠的同時,還是一個不錯的戰將,之前見到徐世楊格外重視大炮,他就主動申請從火繩槍工坊調到這里來試制大炮,成功以后趁徐世楊高興,立刻申請前往一線部隊,果然得到許可。
‘如果能夠立下戰功,我就不會低人一等了!說不定還能娶個媳婦!’湯隆美美的想。
“帶我去看看鐵炮。”徐世楊叫醒正在做白日夢的湯隆。
“是大人……,不,中校,請這邊來!”
湯隆鑄造的鐵炮與銅炮形制完全不同,雖然都是滑膛炮,但鐵炮后部有一個明顯粗于炮管的炮腹,炮腹上方開有一個裝填口,后部還拴著一根鐵釬,并有一個細而長的炮尾。
如果現場有第二個熟悉大航海時代武器的穿越者,他大概一眼就能看出來,這是鐵制“弗朗機”炮,一種早期簡易后裝炮。
當然,這個世界上,它的發明者是徐世楊,因此不會再有“弗朗機”這樣的名字了。
“中校,按照您的要求,此炮全場五尺五寸(古代木工尺合0.31米左右,因此炮長是1.7米),可以發射2斤重的實心彈丸或是同等重量的霰彈。”
湯隆站在鐵炮前方,向徐世楊介紹道:
“此炮比銅炮易于鑄造,材料也容易得到,因此我帶領其他工匠和學徒,先鑄造了這門鐵炮,并且,這門炮已經試射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