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城各豪強家族的現狀就是最好的參照。
因此,此次出兵,日照的幾家豪強遠比之前平定倭亂以及聯合剿匪更加積極。
當然,大家都堅信,能殲滅一個韃子猛安的徐家肯定能摧毀五蓮山流民集團主力,這也是出兵積極的一個重要原因。
必勝的仗誰不喜歡?
二月十五,聯軍在最靠近五蓮山區的日照王家集合。
這次,徐家新軍依舊全員出動,而且,雖然聯盟內部其他塢堡主們已經答應承擔新軍二十天的糧草消耗,他們仍然帶來了200多輛大車和1000多輔兵。
除了徐家外,聯盟內的王、丁、鮑、張四家出兵5000,這個數字差不多相當于把農忙時節所有能出動的壯丁全都拉過來了。
此外,并不屬于塢堡聯盟的諸城辛家、朱家、陶家三家也湊出3000多人前來助戰。
顯然這幾家諸城豪強指望剿滅五蓮山流民,搶些人口回去彌補去年的損失。
這樣,實際參加五蓮山戰役的部隊,總計有8家豪強共12000多人。
雖然還很原始,但這確實是大周朝廷南遷后,江北第一次出現兵力過萬的,有明確組織和目的的漢人武裝部隊。
不過,徐世楊并未率領這只龐大的軍隊直取五蓮山,而是圍著整個五蓮山扎下聯營,先形成對五蓮山的包圍。
隨后,他優哉游哉的下令新軍各部在五蓮山下演武……。
首先,為了吸引山上流民的目光,仿佛開場鑼鼓一樣,2500新軍步兵以營為單位,全副武裝圍著整個五蓮山區來了個長途拉練,士兵們一邊唱著昂揚的戰歌,一邊整齊的列隊行軍。
僅僅兩天時間,新軍步兵部隊就繞行五蓮山一圈,期間幾乎沒有一個人掉隊,在山下的盟友和山上的流民眼前展現出強大的戰略行軍能力。
隨后,只經過略微休整,新軍在五蓮山腳下一個面積不錯的空地上進行了在這個時代的人看來頗為復雜的各種隊列轉換:連續向左向右轉、行軍隊形迅速轉為反騎兵方陣、步兵隊不同兵種緊密配合互相掩護進攻,以及花俏到缺乏實戰意義的以軍官為核心,整個部隊整齊的扇形旋轉。
每天的訓練結束后,晚飯期間,徐世楊就下令后勤部隊一字排開幾十口大鍋,蒸出幾十籠香噴噴讓人直流口水的野菜豬肉餡包子和熱氣騰騰的高粱粥。
這過年都難得一見的美食,即使是生活相對安穩的塢堡民都口舌生津,何況五蓮山上那些吃了上頓沒下頓的流民。
晚飯做好后,一排嗓門大的輔兵,拿著木喇叭,對準五蓮山方向大聲喊道:
“山上的兄弟們!俺們是莒州新軍!是咱漢人的隊伍!俺們不是韃子土匪,不會亂殺人!俺們也知道你們當流民是實在活不下去,迫不得已才上的山,所以徐大人專門派俺們來,請兄弟們下山吃糧!”
“快下來吧!山上啥吃的都沒有,待著有啥意思?下了山,咱們給你們分塊份地,只要辛勤勞作,總能吃得飽!好好干幾年,不定還能娶個媳婦給你家留個后呢!”
“兄弟們,好好想想吧,你們也看到咱新軍大兵的厲害了!再等幾天,大兵上山,你們拿什么抵擋?擋不住不還是要下山嗎?還不如現在下山吃頓好的!今后好好干活,咱們都過安生日子!”
喊完以上聲明,所有封鎖部隊后退一百步,靜靜等待著。
五蓮山上一片死寂,但徐世楊騎在馬上,可以清楚看到無數流民躲在幽深的密林中,好奇的向這邊看。
其中大部分壯丁都拿著棍棒或石塊等簡易武器,顯然戒備心理很高。
但也有一些骨瘦如柴的孩子,眼神被整籠的包子和大鍋高粱粥所吸引,饞的直咬手指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