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原來您就是文相公!”
徐世柳裝模作樣的驚叫一聲,趕忙與徐世楊一起深深拱手行禮:
“學生莒州徐世柳……。”
“晚生莒州徐世楊……。”
兩人再次向文相公鞠躬行禮:
“拜見文相公!”
兩人這番話略顯做作,畢竟都找上門來了,怎么可能不知道這就是文府?
只不過被兩個如此氣宇昂揚的年輕人拜見,文相公心里還是騰起難以抑制的好感。
呃,他不會承認后面那個老實跪拜的韃子給了他一個很好的第一印象。
“莒州?”
文相公本人還在享受被韃子跪拜的小激動,跟在他身后的文仲卻聽出一點不同尋常的信息。
他好奇的問道:“是江北齊省的那個莒州?”
江北!
一生都在鼓動朝廷北伐的文相公被兒子這句話驚醒,他瞪大牛眼盯住徐世柳,看那樣子,若是徐世柳回答稍微晚一點,老頭恐怕會親自上前撬開他的嘴。
“是,學生來自齊省莒州,學生特奉父命,前來江南進學。臨行前,家父有修書一封,囑咐學生奉給文相公。”
說完,徐世柳從身后侍女手中接過一封信,第三次鞠躬同時雙手把信奉上。
文相公略微收拾心情,伸手接過信,先看了眼信封,然后就在自家門口打開信件直接看了起來。
期間,文仲還在自己老父親耳邊輕聲說了些什么。
文相公一邊看信,一邊輕輕點頭。
片刻后,老頭把信折起,順手轉交給文仲收好。
“你爹是慶元九年進士徐睦河?”
“正是!”
“老夫對他還有印象。”文相公點頭道:“是個好學的,可惜老夫無緣教授他。”
徐世柳立刻恭維道:“家父也一直嘆息未能得文相公教誨。”
一老一小接上話題,就以文人的方式攀談起來,他們很快就搞清楚徐睦河的座師是文相公三弟的蒙師的師弟。
好了,這就算有關系了。
“既是自家人,就不要在門外站著了,進來說話。”
文相公挺胸疊肚的轉身進門,文仲卻是只轉了半個身子,示意徐世柳站在自己身邊。
徐世柳楞了一下,不太明白為什么有這么高的待遇,不過他也明白這是好事,趕緊快跑兩步與文仲一起跟在文相公后面。
其他江南主戰派依次以地位高低回到文府門內,徐世楊帶著兩人的侍女走在最后面,片刻后,文家門口就只剩下一個蒲魯渾依舊老老實實跪在原地。
大門重新關閉后,文仲小聲詢問徐世柳:
“徐兄,門外那韃子是怎么回事?”
“學生當不得大人如此稱呼!大人可直呼學生名諱。”
不管眼前這人是誰,總歸是比他徐世柳年紀大地位高,經學水平估計也是如此,他確實當不起“徐兄”這種稱呼。
文仲對懂禮貌的徐世柳印象不錯,他笑著再度問道:“哈哈,這樣也好,世柳,門外那韃子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個家奴而已。”
徐世柳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