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全都保留,銀絹全部換成糧食和粗布。嗯,就那種天竺粗布就可以了,那玩意便宜。”
徐世楊囑咐道:
“先給所有流民每人一碗稀粥。記住,不要太稠的粥飯,他們餓的太狠了,不能一次吃多。”
“放心吧司令,這方面我有經驗。”徐二回答。
徐世楊笑著拍拍他的胳膊,繼續說道:
“分粥的時候要有紀律,14歲一下孩子編入一隊,14歲以上,男女分隊,每一百人為一中隊,排隊領粥。”
“這一點很重要,哪一隊先排好哪一隊先吃飯!排不好隊就不要吃了!”
徐世楊依舊在強調紀律,在他看來,紀律就是最堅硬的鎧甲,最好的武器,最強的戰術。
一支有紀律的部隊,哪怕只有木棍,也是有戰斗力的部隊。
徐世楊命令把新軍所有人員(除陷陣兵外)全部拆散,在馬義和他的徒孫們的支持下,分別管理一個中隊。
按照徐世楊的要求,哪個中隊先組織好,那個中隊先開飯。
文家的人就在人市上架起十幾口大鍋,現場煮粥。
聞到食物的香氣后,流民人群中開始產生騷動。
按照以往放糧是的情況,被認為有可能賣出高價的漂亮少年少女,都有單獨吃飯的地方。
其他人就只能看運氣搶奪,身強力壯的男性總是能搶到兩碗甚至更多稀粥,這已經足夠讓他們保持體力,活的更久。
而那些身體瘦弱的女性或孩子,通常什么都得不到,而這次搶不到,很可能就挨不到下次放糧了。
就算能挨到,身體更加虛弱的情況下,還是搶不過那些身強力壯的人。
所謂壯者尚可搶的一飽,弱者只能填溝渠,就是這個道理。
這種無序的放糧狀態也是人市上總是大量減員的罪魁禍首之一。
有這種經驗的流民,看到放糧,立刻不顧一切的沖上來搶奪粥犯,和以往一樣,最先沖到近前的,全都是身體最強壯的青壯年男性。
婦女和孩子被擠到后面,甚至有人不小心被擠倒,出現多次踩踏事件,放糧現場到處都是女人和孩子的哭泣聲。
徐世楊冷冷的看著這一切。
三年多的浴血,早已把他的心鑄造的如鋼鐵一般堅硬。
他同情這些流民,但也知道,如果不能改變這一切,同情毫無意義,而且只會害死更多的人。
所以,接下來的事,可能并不符合這個時代的通常道德。
徐世楊冷冷的命令道:“所有沒排好隊沖到前面來的,一律先來十棍。”
“等等,十棍?”
黃河大俠的孫女聽到這個命令,大聲反駁道:“
“他們那么虛弱,十棍!”
“下次再不聽話就二十棍!第三次直接斬首!”
徐世楊冷冷的說道:
“想讓更多人活下去,有些人就必須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