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遠營:由新提拔的徐大替換原來的公孫勝;
經遠營:由公孫勝替代原來的長房家丁頭子王勇;
來遠營:由新提拔的解珍替換原來的徐世松;
平遠營:由徐世松替換原來的張業(徐睦河的小舅子);
濟遠營:由原本掌管莒州縣城的徐世柏管理;
威遠營:由張業接管;
致遠營:替換成原來的騎馬步兵營長孫立;
靖遠營:替換為原來的正規騎兵營長欒廷玉。
重新啟用徐世柏是徐睦河的意思,按照老爹的說法,若是能做到能重新啟用他,徐睦江就答應按二房的意思,出來幫新的青州做些工作,順便當個牌面。
同時徐睦河也會支持徐世楊對土地的改革分配方案。
這也算是某種政治交換,徐睦江畢竟是進士,若是始終軟禁他,也許會在將來與江南的交往中產生不好的影響——徐世楊回來之前,就已經有主戰派官員詢問過徐睦江現在的情況了。
章明義也曾暗示,主戰派中有人想要扶持徐睦江勢力,平衡徐世楊。
江南的物資支援,不管是給長房還是二房,只要到了徐家,徐世楊都不想放過,所以與長房表面上的和平還是要維持的。
只是軍權這種東西,讓徐世楨掛個營長的名頭可以接受,真正的指揮權卻是不能讓的!
因此,濟遠營的副營長由值得信任的老部下謝寶擔任,也算是制衡徐世楨的手段。
另外一點,為了避免形成軍閥山頭,徐世楊要求所有換崗人員,親兵一律不準帶走,全部孤身上任!
他們到達新的崗位后,原本的親兵全部下放到一線部隊中,充當基層軍士官。
這樣做雖然不能完全保證消除山頭主義(根本做不到完全消除),但可以盡可能延緩山頭主義的發展。
不管是原來長房的,還是以后二房系統內部可能出現的山頭。
當然,軍隊的建設不能只把精力用在這種方面,對徐世楊來說,更重要的其實是即將組建的新兵營。
徐世楊打算在來投靠的丁壯中,擇優選取一千上下,然后再從各老營中抽調一百老兵組成教官組,先把新兵營的架子搭起來。
新兵營的主官,徐世楊打算派遣徐二擔綱。
這個年輕人很是機靈,而且是徐世楊的第一批親兵隊出身,也參加過徐世楊的每一場戰斗,功勛方面沒有任何問題。
只是,徐世楊覺得,在派他出去獨當一面之前,還有個小問題需要解決。
“徐二。”徐世楊叫來這個只有19歲的老兵,好奇的問道:“你來我這之前,叫什么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