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軍陣地上響起一片歡呼聲——取得第一個命中后,接下來的事情就會簡單許多。
徐世楊一直在屬于高技術兵種的炮兵和軍工廠中推行他“發明”的,更精確一些的公制度量衡。
此時,青州軍的武器公差雖然依舊很大,但已經遠遠小于這個時代的所有其他武器,特別是同一型號的將軍炮,彈道差異微乎其微!
因此,整個炮群所有將軍炮都可以按照同一個觀測數據標的射表,特別是對塢墻這樣龐大、無干擾、又不會動的目標,一次命中就代表后面一定能取得更多命中!
“步兵進攻!”
徐世楊一直耐心的等著炮兵試射的結果,他不希望步兵前進影響炮兵觀測落點,影響命中率。
不過現在不要緊了,將軍炮的炮手們接下來的活就是照著葫蘆畫瓢,期間只需要很小的微調,步兵進攻已經影響不到什么了。
隨著徐世楊一聲令下,早已做好準備的步兵開始行動。
22輛盾車被輔兵緩緩推出青州軍陣地,開始向不遠處的祝家莊前進。
徐世楊的盾車他曾經見識過的韃子盾車差別不大,都是高七到八尺,前面擋板厚度在5到6寸之間(15到18毫米),這個厚度足以抵擋八牛弩之類的強力冷兵器。
徐世楊曾經做過實驗,對青州軍主力15毫米火槍也有一定防御力,但完全無法對抗大炮,不管是將軍炮、神機炮還是木炮,都不行,最多只能擋擋霰彈。
當然,對這個時代的軍隊來說,這樣的防御力已經足夠用了,至少祝家莊肯定沒有能夠遠距離摧毀這種盾車的武器。
每輛盾車底部都安裝著4個小輪,上面站著2名火槍手,可以從盾車頂部對外面射擊,每輛盾車安排6個輔兵推著,后面還跟著另外6個扛著鋤頭或土袋的輔兵,他們負責在盾車的掩護下填平祝家莊大門前的陷馬坑。
盾車與盾車之間,由選鋒兵填充掩護,這些精銳近戰兵一手提刀,左手用圓盾遮擋自己的頭兇位置,跟著盾車一起前進。
22輛盾車猶如一面移動的木制城墻,緩緩向前,遇到陷馬坑、鹿巖或荊棘叢之類的障礙物,立刻就有輔兵上前,或填平或搬開。
期間盾車陣會有短暫停留,以免出現陣線斷裂,這樣的方式雖然死板,確是不給對手一點可乘之機。
若是祝家軍此時發動反攻,他們就像相當于佯攻一座矮墻,若是他們繼續這樣看著盾車陣前進,那么,他們就是炮兵的活靶子!
盾車前進的同時,所有將軍炮都開始以每5分鐘一發的射速對祝家莊塢墻射擊,與之前的試射不同,這一次,依舊完全沒有受到任何干擾的炮兵取得了極高的命中率——第一輪齊射就有5發直接命中,第二輪4發,第三輪又是5發!
祝家莊的塢墻在第二輪齊射中,就不堪重負的倒塌一大截,但青州軍炮兵依舊毫不放松,4斤重的鐵球不斷重重砸在塢墻上,掀起大塊泥土和人體殘肢。
剛剛還在嘲笑炮兵打不準的祝家軍士兵不斷發出非人的慘嚎,有些人在炮擊中精神崩潰,直接從塢墻上跳了下去,更多的人忍受不了干挨打不能還手的窘境,扔下手中的武器逃回莊里的家中。
祝家軍的士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急速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