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井槐站在青州軍陣列中央的一輛盾車上,從盾車頂部伸出頭去,看向沖過來的敵軍,忍不住冷笑道:
“呵呵,就這也敢沖出來,找死啊!”
“營長,要不要先停下,等他們沖過來?”一個新軍傳令兵問道。
“不,不必著急,繼續填坑。”李井槐回答:“他們要沖過來還早呢,等我的命令!”
李井槐就是剛剛擔任鎮遠營營長不久的徐大,與徐二不同,他是真的記不起自己以前的名字了,只知道姓李,祖籍應該是陜省那邊的。
帶著自己逃荒,餓死在半路上的爹娘曾經說過,老家村口有一口井,以及一顆老槐樹,若是能活著,一定要回到老家村子里看看——那里有老李家的祖墳,得去上柱香。
于是,徐世楊讓他們改回原姓名的時候,徐大就給自己起了個李井槐的名字——他希望自己還能有機會回到家鄉,回到那個有一口井和一顆老槐樹的小山村。
作為一個從徐世楊成為塢堡主就跟在他身邊當親兵的老兵,李井槐參加了幾年來徐世楊指揮的幾乎每一場戰斗(相比馮三虎缺少幾次江南的小戰斗),戰陣經驗可謂十分豐富,他很清楚此時祝家莊沒有威脅盾車陣的能力,還不如擠出些時間多填兩個坑,爭取早一步打到祝家莊塢堡墻下。
因此,他非常從容的等了近一刻鐘,眼看著韓濤幾乎沖到近前,這才下令輔兵退回到盾車后面。
之后,李井槐從身邊衛兵手中接過一桿裝填好的燧發槍,自己把這支致命的武器架在盾車頂端,穩穩瞄準祝家軍最前方的那個騎兵。
“瞄準,預備~~~!”
李井槐大聲喊道:
“開火!”
另外幾輛盾車上,連李井槐在內,5桿燧發槍同時瞄準一個同一個目標開火,那韓濤“啊”的慘叫一聲,翻身跌落馬下。
“打得好!”
李井槐滿意的把燧發槍拋還給火槍手,再次下令:
“全體都有,預備!”
二十二輛盾車頂端伸出四十四桿火槍,絕大多數是火繩槍,期間也摻雜著幾條燧發槍。
火槍手身后站著其他神機兵,正端著已經裝填好的火槍做第二輪射擊準備。
片刻后,騎著劣馬的祝家軍士兵逼到近處,這些人都是祝家平時花錢糧養著的莊客,地位比普通莊丁高不少,整日游手好閑,只是訓練拳腳槍棒,算得上祝家的精銳部隊。
現在看起來,這些人騎在馬上,一個個怒目圓睜,氣勢倒也充足,算是對得起祝家養他們的錢糧。
可惜,與李井槐曾經見過的韃子差的太遠,數量也不充足。
“開火!”
一聲令下,44桿火槍噴出38發子彈(有6桿槍因為各種原因沒能擊發),對面猛沖過來的祝家騎兵當即倒下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