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和派掌握著朝廷大部分臨安禁軍和地方軍權,目前在臨安府附近有5萬兵力的樣子,此外還有主和派組織的民軍大約3萬多人。
已經答應支持太子和主戰派的臨安禁軍有超過2萬人,此外還有民軍1萬多人,表面上實力最弱,但他們現在掌握著民心,依舊支持朝廷的民眾大多同樣支持著主戰派。
臨安附近數十萬未從賊的民眾群情洶洶,眾口一致:要求朝廷殺奸賊,拒絕增給歲幣,拒絕和親,拒絕根括,請文相公出山重整朝紀。
江南,徹底陷入混亂之中!
……
看這封信的時候,徐世楊多少有些心虛。
實際上,是因為他殺光了韃子使節,朝廷為了安撫韃子,才會使出突然使出根括工匠這樣的昏招。
也是因為有了根括工匠這一事實打底,才給了貪官污吏上下其手,四處散布今天根括女子,明天根括金銀之類謠言的機會,從而逼得原本富足的江南民眾十年以來第一次真正跟江北流民站在同一條戰線上,最終引爆了這次攪亂一切的大起義。
如果沒有貪官污吏事先添油加醋,幾乎造成社會秩序崩潰,方臘就算起義,其聲勢也絕對不會浩大到如此地步。
當然,徐世楊心虛一下也就完了。
最大的責任還是在建興皇帝和對韃子不斷妥協的主和派那里。
是他們一口答應了韃子那令人難以置信的龐大胃口,根括工匠的命令也是他們下的,這口大黑鍋他們不背誰背?
而且,這還給徐世楊帶來了很多麻煩。
“世楊,江南情況不妙。”等徐世楊看完來信,徐睦河皺著眉頭說道:“世柳的意思,今年最近幾年,答應給我們的支持,可能會減少很多!”
這幾乎是肯定的。
負責從江南吸收流民任務的收容所,被徐世柳拿去組建順義軍了。
江南戰亂,糧食這種戰略物資肯定也擠不出多少,何況現在這種情況,還有多少人能安安穩穩種地都是個問題。
同樣受影響的還有礦山和鐵器生產,就算主戰派再次上臺,并且清理了主和派,他們接下來的戰略方向肯定還是對付方臘軍,然后逐漸恢復生產。
現在來看,原本答應徐世楊的物資支持,能運來十分之一都值得慶幸。
“我看,不是減少很多,而是江南的物資支持,最近幾年可能完全指望不上了。”
徐世楊苦笑著說:
“唯一的好處是咱們確實攔住了和親船隊,兩百多萬貫兩匹的收入,哪怕拿錢買也能支撐一段時間。”
其實還有一點,徐世楊之前得到了李氏集團攻打扶桑失敗的消息,失去了扶桑市場,現在又因為戰亂失去了江南貨源地,李氏集團現在的情況恐怕也不太好,李飛龍之前答應徐世楊的貸款額度還能不能完成,目前看來也是個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