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這事,李逵的老娘對王家一直感恩戴德,連帶對這個兒媳婦也是百依百順,特別是她生了個兒子之后,李家的內政大權實際上已經落入李達媳婦手中。
別說李達和他兒子,就連李逵這個實際上已經獨立出去的,回到家中也得老老實實挨訓——沒辦法,誰讓老娘就是支持人家呢?
李逵這個人,別的不說,至少在孝上,做的還是沒問題的。
“細面留著過年再吃!”
狠狠訓了家中男人一頓后,李逵的嫂子開始著手張羅做飯,當然,否決了烙餅子和紅燒肉,不代表今天不能改善一下。
“俺給你們燜干飯,李達,你帶著兄弟拿肥肉去熬油!”
肥肉在這個時代是難得的好東西,但貧民一般不會像大戶人家那樣直接做來吃,而是拿來熬油,剩下的脂渣也能做菜,一舉兩得。
屋子小,草棚也不適合做太多與火有關的工作,李達和李逵兄弟倆就在屋外支起一口大鍋,把肥肉切成小塊,加上少量清水放在鍋里熬煮。
“哥,家里啥時有自己的鍋了?”
李逵好奇的問。
以往塢堡民都是幾戶共用同一口鍋,每年還得為此給王家老爺一點糧食做租金。
“王家老爺賞的。”
李達有些不好意思的回答:
“你去當兵算是主動報名,王家老爺很高興,就賞了咱家這口鍋。”
日照王家與莒州徐家有姻親,算是最早投靠的外系塢堡主,因此也是最早進入青州核心層的外系塢堡主。
如今的王家家主老爺已經由徐世楊的親舅舅王平接任,王家關于家主的競爭也早已經結束,作為青州的核心家族,王家一項以緊貼徐家,服從青州節帥府的一切命令自傲。
當初新軍第一次在日照征兵,大家對此還有很大疑慮,王家為了征兵順利進行,向徐家展示自己的忠誠,就暗示會給主動參軍的家庭一些好處。
這口鍋就是當初給的好處之一。
別的不說,有了這口鍋,李達家可以自己生火做飯,不用浪費時間與人合作煮飯,可以把更多時間放在手頭的工作上,也不用花糧食租鍋。
甚至左鄰右舍若是有需要,還會來租李達家的鍋,這樣每年居然還能多饒上幾升糧食。
可別小看幾升糧食,很多時候,這幾升糧食就是能救命的!
大鍋里傳出陣陣油香,李逵的侄子蹲在一邊幫著添柴燒火,李達掀起鍋蓋,用一個竹漏勺在鍋里攪拌幾下,撈出一塊小小的油渣,溺愛的塞進兒子嘴里。
被煙熏成花臉的小孩立刻眉開眼笑:“爹,真香!”
看到兒子的笑容,做父親的,也滿意的笑了。
“哥,我來的時候,看到墻外面有些房子,那是咋回事?”李逵接著問道:“就不怕土匪搶?”
“現在誰敢來搶咱們王家?”李達慢悠悠的回答:“王老爺跟徐家是啥關系?土匪一早就被清了,萊州那邊有仇的老爺,咱們不去搶他們就該燒香念佛嘍。”
“還有流民……”
“流民?住在圍墻外面的那些都是主動來投的流民,下了山有地種,有屋住,不用擔驚受怕,不用吃了上頓沒下頓,咱們這邊地面上平靖下來,那些流民都跑來投靠嘍。”
“今年咱們堡子里有好多光棍娶了媳婦,很多都是流民女人,有些寡婦,也有姑娘,人家也不傻,能過安穩日子,干嘛不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