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勝負責的泉城府攻略作戰比登州府方向略微順利一點。
一個主要的原因是,公孫勝對江湖人的習氣很是熟悉,而泉城府這邊,最麻煩的其實不是已經被人輪番劫掠過無數遍的泉城,而是在泉城府南部,山高林廣的泰山山脈潛伏的無數山賊強盜。
這邊的泰安州、萊蕪、新泰等幾個縣附近,泰山冠山宮山蓮花山以及各種有名無名的大小山占據了絕大多數土地。
即使新軍戰力強大,在這種地形中也很難發揮——這種地方,兵力比單兵戰斗力更重要一點。
新軍指揮部估計,全面清掃泰安州附近山區,至少需要五萬以上的兵力,這是目前的青州無論如何都出去不起的數字。
但是公孫勝有他自己的辦法,他仗著自己多少有些江湖上的好名聲,按綠林的規矩,一路走一路與各山頭的好漢結拜。
公孫勝事先得到了節度使徐睦河的首肯,與愿意下山的匪首達成招安協定。
匪首們搖身一變,紛紛登堂入室,成為泰安州治下幾個縣的地方官員,他們的財產都被合法洗白。
作為交換,青州軍不費一兵一卒,輕易控制泉城府南部令人望而生畏的山區。
另外,青州還獲得了部分不愿繼續窩在山里的人口。
順利越過泰安州后,青州軍在泉城府的進軍就顯得順暢許多。
十二月初八,青州軍進入舊齊省省城泉城。
兩天后,另一路從高苑出發的青州軍分別占領青城、齊東、濟陽,抵達泉城與公孫勝會合。
至此,運河/黃河以東齊省大部分地區都已經被青州軍占領。
其實,徐世楊對攻略泉城府是有些后悔的——這里面實在摻雜了太多太多不安定因素了。
特別是泰安州附近的原土匪,先后下山接受招安者超過十萬人,這數字與保守苦難的泉城府其他地區剩余人口幾乎相當。
徐睦河從這里面遷走了大約2萬人,但其他人口仍舊牢牢掌握在那些原來的土匪頭子手里。
這讓泰安州附近一大片領土,成了青州控制區內的半獨立藩鎮,這是徐世楊所不能容忍的。
偏偏他現在還沒有實力去清理這些半獨立勢力,這簡直是如鯁在喉——咽又咽不下去,吐又吐不出來。
相反,登州府那邊就好了很多,由于大部分登州塢堡主的堅持抵抗,登州本地豪強勢力被解珍無意中清掃了大半,這讓徐世楊可以放開手腳,按自己的想法改造登州。
首先要做的,當然是理清土地權限。
登州豪強所擁有的土地和礦山都被納入青州政府直轄,然后所有權轉讓給新成立的登州農業公司。
登州農業公司與青州農業公司屬于同級別,相當于青州節帥府的“央企”,權利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