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充足的補給,后方的春耕工作也有人負責,前線工地的熱情自然非常高漲,徐世楊要求的西岸五道防線建設速度很快,預計可以在2到3個月內完成。
前方的工程和后方的耕種都需要大量鐵質工具,再加上一個吃鋼鐵的大戶軍工廠,青州那規模平平的鋼鐵廠任務非常重。
考慮到工事和農業的重要性,徐世楊不得不下令軍工廠暫停生產武器——火槍的儲備足以補充神機兵,一半禁軍回江南后,還能留下兩千套鎧甲和冷兵器,用來補充選鋒和陷陣都足夠,至于參戰的民兵,全部用鐵頭長槍和伐木斧湊合,這樣看起來,武器裝備上已經沒有缺口,軍工廠停產一段時間也不至于引發太大問題。
因此,這段時間鋼鐵廠的產出全部用來生產農具——包括軍工廠也開始轉產鋤頭、鐵锨等工具。
從二月開始,全面轉產的青州每月能生產5000件鋤頭、鐵锨、鐮刀、斧頭等工具。
其中一半直接供應給前線工程,剩下的一半以交給農業公司,由銀行給農戶發放貸款,以租賃的形勢投入到農業生產中。
即使一切都準備妥當,徐世楊也不能保證農業生產所得能夠與去年持平,因此他希望能夠從外部補充一些物資。
青州今年打算拿出二十萬匹絹和五十萬貫錢(全部來自歲幣),在江南或登來地區海對面的高麗半島進行一**規模采購。
江南采購的物資以糧食和鐵器為主,只是那邊如今也在打仗,因此這些戰略物資的價格都有所上漲,徐世楊要采購只能從當地囤積居奇的豪商那里采購,自然還要被中間商割上一刀。
但錢放在手中花不出去,只能算是廢品,只有能買來物資,進入流通,錢才算得上真正有用。
現在這種戰時體制下,就算高價貨,只要能夠買到,就不算虧本。
在高麗的采購,以馬匹和硝石為主,輔助以少量糧食。
高麗是海東大國,雖然被女真人揍得厲害,以至于向金國稱臣納貢,但他們依舊牢牢控制著鴨綠江對岸的高麗半島地區。
高麗自身的馬政有一定水準(甚至可以說馬匹供應方面比大周還強一點),再加上靠近遼東,可以私下里做些轉口買賣,因此有能力為青州提供馬匹和大牲畜。
控制登萊,徐世楊沒有能力做這種跨海貿易,但現在不同了,從登州出海,三天之內就能到達高麗,若是關系熟了,十天一個來回毫無問題。
徐世楊希望高麗來的馬匹能在青州自己的馬政走上正軌之前,支撐起他那支小小的騎兵隊伍。
青州的海上運力有限,徐世楊打算,江南采購的物資,運輸工作交給李飛虎執行,高麗方面的貨物運輸由青州自己負責。
剛好李飛虎、李飛凰兩人急切希望與徐世楊商議李氏海盜集團分裂后,兩家的合作問題,而徐世楊也很想知道李氏今年還能給青州多少貸款,因此雙方迅速選定地點,準備一輪會面。
建興十四年四月初八,李飛虎、李飛凰乘船到達日照港。
為了表示對這個盟友的重視,徐世楊也提前抵達,雙方直接就在日照進行了第一輪會談。
與上次見面時的意氣風發不同,今天的李飛虎顯得有些頹廢,不僅頭上多了不少白發,連面部表情都有些沮喪,給人的感覺就像是一下子老了十歲。
“到底出了什么事?李兄怎么變成這樣了?”徐世楊就忍不住問道。
李飛虎張張嘴,想要說什么,但最后又沒能說出口,只是無奈的苦笑一下。
倒是站在一旁的李飛凰很直率的解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