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時候,所有新軍集合在一處,我帶你們去圍獵這些野獸!”
嘩啦一聲,一眾軍官同時起立,昂首挺胸大聲應答:
“遵令!”
……
接下來的兩天,金軍并未發動大規模攻勢。
每天只是派遣幾百游騎掩護弓箭手上前,用輕箭騷擾。
主要目的只是想讓青州兵精神高度緊張,消耗更多的體力。
不過這種行動很有些得不償失,對面有火槍的時候自不必說,即使青州軍一時沒能把神機兵調到前方,少數能射箭的士兵也能給韃子帶來一定殺傷。
畢竟青州軍好歹還有一道胸墻掩護,而韃子只能依靠身上穿的鎧甲。
兩天時間,金軍又付出近百人的傷亡,好在青州兵依舊沒有反擊,讓他們在后方安安穩穩做好了總共的準備。
建興十四年七月初七,一大早,把原本青州軍第一道胸墻建設為新營地的金軍人聲鼎沸,天不亮的時候,數萬金兵就開始點火造飯,隨后出營列陣。
女真人擺出一個寬達數里的龐大攻擊陣線,而且每支攻擊隊伍前面都擺著一排盾車。
看起來他們確實吸取了兩天前集中攻擊一點,結果遭到槍炮集火,損失慘重的教訓。
現在這種情況,若是新軍集中在一點,其他方向必然會被突破。
若是新軍分散開,那點槍炮也很難形成有效的攔截火力。
按照戰前勃極烈們商議好的戰術,金軍最前排是推動盾車的奴隸兵和漢奸兵,這些人已經得到嚴令,今天任何退后的人都會被毫不留情的殺死——他們自己的身體和盾車都是金軍主力的盾牌。
跟在盾車陣后面的,照舊是生女真士兵。
這些人攜帶了不少長木板或梯子,除了用弓箭掩護攻擊外,這些人還負責把木板長梯搭在壕溝和胸墻上,形成一個可以直接通過的通道——韃子已經不打算去填那惱人的壕溝了,反正胸墻不高,搭上木板就可以讓人直接沖過去。
排在最后的照舊是真女真兵。
除了督戰,真女真兵還有頂住新軍可能的反擊的任務——至少勃極烈們認為,青州新軍的戰斗力已經不次于女真兵。
而強軍總是喜歡進攻的。
然而,徐世楊早就打定了防守反擊的主意,他已經下令把新軍悄悄撤過黃河,在泉城附近集結。
此時的前方已經只剩下民兵,人數雖然不少,但技戰術水平與韃子差的很遠。
好在士氣還算不錯——兩天前,徐世楊命令軍官把金軍補給的窘境傳揚到全軍,因此連最底層的民兵,現在也都知道看似氣勢洶洶的韃子其實也堅持不了多久。
10天。或者半個月時間,他們必將滾蛋。
全師而來都無法獲勝,之后韃子肯定就再也不敢來了。所以,打完這一仗,大家就都能過安穩日子了!
何況還有徐世楊許下的重諾——一個關于土地和安身之所的美好承諾。
為了讓民兵們發揮應有的戰斗力,除了財富鼓勵之外,他們還裝備了一些還算不錯的武器——大量鐵質兵器,新軍淘汰下來的火門槍,幾門軍工廠制造出來,主要用作實驗的火炮,以及大量手擲式火藥武器。
最后兩種武器被徐世楊視為民兵之所以能與韃子相持一段時間的最大本錢。
除此之外就只剩下民兵的信心和軍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