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光出墻反擊的青州兵后,指揮這群甲兵的一個猛安大聲狂呼,身后無數女真人一擁而上,開始再次沖擊胸墻。
民兵也不客氣,不斷扔下更多震天雷,猛烈的爆炸聲不斷吞沒涌進阻攔溝的韃子,以至于尸體多到幾乎填滿這一段交通壕!
猛安吹響隨身攜帶的海螺號,通知仍在身后迷宮中掙扎的甲兵,用聲音引導他們向這邊集中。
墻頭上悄悄伸出一桿將近兩米半長短的巨型火槍,這是青州第一兵工廠的實驗性裝備,由湯隆主持開發的“大抬桿”,僅槍管長度就有190毫米,口徑達到30毫米,火繩點火。
與其說這是一支槍,還不如說這是一門小炮,其威力、射程都遠遠大于普通火槍,但這并不是單兵武器,最少也得兩個人才能操作,而且過長的槍管使得裝填成為很大的麻煩,因此只在第一兵工廠實驗性的制造了不到二十支。
徐世楊拒絕給新軍裝備這種大而無當的白象,本著絕不浪費的精神,這些武器跟其他一些類似的東西一起裝備給青州府境內的核心民兵。
作為民兵,即使是青州核心家族出身,早已完成編戶齊民的民兵部隊,也極度缺乏合格的支援武器,因此這些外表上看起來十分彪悍的怪物在民兵中居然十分受歡迎。
現在這種激戰時刻,自然會有這種被民兵部隊當做底牌的武器出現。
大抬桿的前端架設在胸墻頂端,一個民兵抬著槍管,幫助后面的射擊手把槍口對準仍在不斷冒出韃子甲兵的交通壕和正在吹響海螺號的韃子猛安。
“好了!快打!”
聽到同伴的呼喚,后面那個民兵打開火藥池,扣動扳機……
轟!
足有370克重的鉛彈橫飛出去,把韃子猛安的腦袋連同那個海螺號一起打成粉碎的爛西瓜!
子彈余力未消,又在猛安后面一個韃子甲兵的胸膛上開了個前后通透的大洞,然后擊穿第三第四個韃子,最后又像是一柄大錘一般重重敲在第五個韃子的腰間。
那韃子上半身登時就直接彎下180度,整個人如同一張紙被折疊一下……。
這一槍的威力是如此驚人,輕輕松松殺死5個韃子,然而還沒等民兵把槍管收回去,更多女真甲兵順著海螺號聲摸了過來,他們狂喊著踩在尸體形成的斜坡上向胸墻頂端涌去,片刻后又是一片火門槍的轟鳴聲,幾具韃子尸體跌落下來。
幾個沒有被擊中的韃子跳下胸墻,躍入后面的壕溝中,有人站立不穩,摔倒在壕溝底部,但也有人站住腳步,這個韃子揮刀狠狠劈在正手忙腳亂給抬槍重新裝填的民兵腰間,一下就把他攔腰砍成兩段!
另外一人把持不住,沉重的抬槍脫手落地,那韃子上前一步,輕松殺死已經手無寸鐵的槍手。
胸墻后面的塹壕中涌入越來越多的韃子,近身混戰中他們對民兵的戰技優勢盡顯,民兵不斷被驅離出戰壕,扔出胸墻的萬人敵越來越少,最后消失不見。
韃子終于突破了第三道胸墻防線,青州軍不得不開始順著交通壕向第四道胸墻撤退。
然而金軍營地中傳來的鼓聲一刻都沒有停歇,反而有越來越急促的趨勢,完顏斜也、完顏宗翰等勃極烈都很清楚,一旦雙方脫離接觸,下一次進攻他們還得繼續面對如迷宮般惱人的交通壕。
如此,還不如趁著優勢,咬住退走的青州兵,順勢沖過下一道土墻!
既然下定這樣的決心,韃子自然不可能輕易放青州民兵撤退,完顏斜也不顧另外幾位勃極烈的阻攔,親自帶領親軍甲兵進入壕溝,趕往前線督戰。
統帥擺出一副拼命的架勢,別人自然也不能落在后面。
完顏宗翰帶自己的親衛前往左翼,支援那邊的漢人勃極烈,免得他們被利用壕溝包抄過來的青州兵擊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