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世楊知道自己擁有火力優勢。
但這火力優勢不見得就能帶來勝利,畢竟對方只是沒有炮,而不是己方火力十分強大,可以迅速用炮彈淹沒對手。
8斤和4斤的將軍炮的威力并不能做到在幾輪齊射內摧毀一艘大號福船,準確度也不夠。
因此徐世楊一再強調第一輪的開火紀律,希望能把李軍放到更近的距離上,先以一輪兇猛的火力壓制他們的士氣。
為了這個目的,第一輪的命中率就成了重中之重。
李軍艦隊迅速靠近,很快近到徐世楊能聽清對方前軍催促進軍的雄渾鼓聲的地步。
但他仍然未下令開火。
齊軍艦隊開始在李軍面前轉向,像是要避開李軍前軍一樣,順著他們前鋒的側翼切向左側。
看著這一切的李飛豹冷笑一聲。
齊軍躲不開的,因為梅花陣的兩翼都有“花瓣”,這種近距離側翼躲避沖擊,很快就會被右軍與中軍一起夾擊。
這也是海盜喜歡梅花陣的原因——離得近了,任何獵物都無法擺脫。
齊軍艦隊分為兩隊,前一列十艘中號福船從李軍左翼切入,后一隊小型船來不及跟隨,只能提前轉向,從右翼切入。
這樣齊軍雖然違反了徐世楊戰前定下的隊列紀律,但卻無意間對李軍前鋒形成兩面夾擊。
齊軍與李軍前鋒距離不足30步,雙方即將擦肩而過時,徐世楊須發怒張,大聲命令道:
“開火!”
轟轟轟!
“登瀛洲”號率先發言,前后兩門8斤炮和側舷3門神機炮同時開火。
炮聲就是命令,隨后,跟隨在“登瀛洲”后面的其他中號福船開始加入火力齊射。
10艘軍艦上的50門各種火炮同時開炮,五十道火光伴隨著震耳欲聾的炮聲,如同一掛鞭炮,從登瀛洲的船頭閃到隊列中最后一艘船的船尾,然后又從船尾閃回船頭。
一條白色的煙龍在齊省艦隊頭頂騰空而起,又迅速被海風吹散。
神機炮在此時發揮了高射速的優勢,在雙方交錯而過的短短幾分鐘時間里,每一門神機炮都向對手發射3枚炮彈。
十發8斤、十發4斤和九十發2斤炮彈橫掃李軍梅花陣的前鋒。
不一會兒,李軍另一側也響起一連串沉悶的炮聲——那是被分割到李軍左翼的小型炮船不失時機的用神機炮對李軍前鋒開火。
兩側超過一百五十發鐵球狠狠鉆進李軍前鋒的船體中。
這個時代的海船船板并不厚重,即使是大號福船,也無法抵擋輕型火炮的近距離轟擊。